01.

办公室的新焦点:

一个竹包


这天是周一,我像往常一样挤着早高峰的地铁,掐着点迈进了办公室。刚习惯性地把包往工位上一放,就听隔壁桌的姑娘叫了一声“哇”,正要转头问怎么了,发现另外几位同事也纷纷滑着椅子围过来,“哎你这新包不错,哪里买的?”“嚯,编得好精致啊,这种贝壳包我还没见过!”“是不是哪个大牌出的特别版?”


茫然中又带点窃喜,我转头回了句:抖音上买的。


面对这个场面我有点懵,平时总也站不上办公室时尚鄙视链顶端的我,竟因为一个竹编的包,逆袭了?


这倒也不奇怪,仔细看这个包:经典的贝壳包造型很多包控都喜欢,竹子编织出了细腻的纹路,无论是包缝、提手还是拉链,缝制也颇精细,深褐色还显现出一种高级的质感。


△ 精致的竹编包


它出自竹匠李师傅之手。今年61岁的他,已经编了52年的竹编,除了传统的簸箕、竹篮、蒸笼等生活用品外,他还把这种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家乡手艺,融入到许多符合当下审美潮流和生活方式的创意消费品里——比如我买的这个包,还有化妆箱、玩具车等等,甚至“宠粉”如他,还应网友的要求做了个能扫的二维码。


△ 李师傅用竹子编出了“二维码”


02.

李师傅的故事:

“徒弟们都回来了”


李师傅是抖音上的“网红”手艺人。他的账号@非遗鸿铭阁老李 有四百多万粉丝,视频播放量超过10亿次。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这手艺我做了一辈子,9岁开始学,天天跟竹子打交道,以前好几个人一起做都卖不出去,养不活自己和家里人。这才不到一年,我现在一个月就能挣几万块。以前觉得有钱了就睡得着了,现在我有钱了却睡不着,高兴得睡不着!”


这个脸圆乎乎,笑起来像弥勒佛的憨厚手艺人,前几天参加了抖音举办的一个发布会,体验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不光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出了差,还签约了公司,有“经纪人”给他拍视频,“上货”打理生意。


△ “明星”李师傅还拍了一组海报


但在一年多前,李师傅的生活全然不是这个模样。那时他卖竹制品,在乡里租了一间小店,有时一个人做,有时三五个人一起做,但最多也只能挣七八千,少的时候只有三四千,连房租都付不起。


不过这样的窘迫,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竹制品家家必备,晒粮食用的簸箕、盛粮食的箩筐,还有各种竹篮,都是用竹子编的。竹匠可是当年吃香的行当,抢手程度不亚于如今考公务员。


而在李师傅出生并待了一辈子的江西新余分宜县洞村乡,竹编手艺更是有着400多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用这项手艺做出的竹制品坚固耐用——李师傅家里还保留着他的太爷留下来的竹篮,距今已有100多年,但依然保持完好,还能使用。


李师傅9岁就跟着伯父学习这门手艺,当时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门手艺,就是吃饭的本领。虽然学得苦,但李师傅的手艺很快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大家都知道做竹编有个活又快又好的小李,别人一天做一个的竹筐,他能做四个,而且手工细致,做出来的东西特别耐用。


13岁,李师傅就开始带徒弟;15岁,他就自立门户,辗转附近多个乡镇卖竹制品。就这样过了快30年,李师傅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不仅机器生产的竹制品越来越多,便宜又好用,可替代的其他日用品也越来越丰富,乡亲们都不用竹制品了。


手工竹制品,成了活在上个时代农村生活方式里的“化石”,被人们遗弃了。


而以此为生的手艺人们,迫于生计,也只能离开:出去打工,一年能挣一万多,在家乡做竹编,一年只能挣一千多——这样的鲜明对比,恐怕傻子都会选吧。


但李师傅,就是这样的“傻子”。他舍不得从小练就的手艺,一来是真心喜欢,他后来也学过裁缝、木工,但都不了了之,只有竹编能让他沉下心;二来,李师傅也怕自己一段时间不做,将来就不会做了。总不能让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手艺,就断在自己的手里啊。


思虑再三,李师傅想出一个折中方案:他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白天跑摩的,晚上回家做竹编。第一次出车,半小时就挣了8元,扣除2元油钱,净赚6元。这半小时的收入,抵上做竹编两三天。


这样的生活,李师傅过了六年。


等到孩子们长大些,家庭负担没那么重,李师傅也攒了点钱修了房,他终于鼓足勇气,和老婆商量干回老本行。没想到老婆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我早就知道你放不下。你脾气那么急的一个人,平时做什么事都没耐心,只有编竹子,能让你不动地方做上一整天。”‍


△只有在编竹子时,李师傅最能沉下心来


‍有了家人的支持,手艺也一直没生疏,李师傅兴致勃勃干回竹匠,但销路的问题依然让他犯难。作为日用品的竹制品,在传统的“市场”——乡里乡亲的,没有多少人需要了,而可能需要的人,又不知道在哪里,他们也看不到李师傅这些精巧的手艺活。


但李师傅没有放弃,一直坚持想法子:先是从日用品转做工艺品,做一些竹编小物件,拿到景区门口摆摊,这吸引了不少游客,也给他带来了一次转机:政府工作人员看到他,帮他一起成功将洞村竹编申请成为新余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本人则被认证为非遗传承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师傅四处参加比赛、展会,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手艺人,收入增加了一些,也有媒体找上门来采访。彼时是2018年。


于是,他用积蓄开了个小店,但收入依然不稳定,小店时时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但是金子总会发光,他也遇到了“伯乐”:新余市雕刻学会副会长胡文敏在店里看到他做的竹制品,邀请他加入自己创办的兆铭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已经和当地有木雕、玉雕、剪纸、骨雕、陶瓷等手艺的十多位非遗传承人合作,通过抖音帮他们宣传非遗手艺,还建立抖音小店直接销售非遗产品。


李师傅的抖音号,在工作室的帮助下一点点做了起来。到2019年12月,李师傅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因为一个竹编的手提“LV旅行箱”,他的抖音粉丝一下从30多万涨到了160多万。‍


△让李师傅一夜爆红的“LV旅行箱”


关注度上来后,收入自然也跟着上来了,李师傅精湛的手艺不仅让抖音上的网友们纷纷惊叹和点赞,很多人甚至留言要买,或直接在抖音小店下单。如今,李师傅一场直播就能卖两三百件竹制品,一个月能赚好几万,是过去的二三十倍。


除了过去传统农村用的菜篮、菜罩、扇子、簸箕等竹制品,在李师傅的抖音小店里,还有手提包、宠物窝、玩具小车这样的新玩意儿,让都市白领们也纷纷剁手。


△李师傅还做了很多有创意的小玩意儿


订单太多做不过来,李师傅还一不小心成了村里的“扶贫先锋”:他叫来一些有点手艺底子的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加入到他的竹编大军。他给他们发图纸,让他们编一些简单的竹制品换取收入,如编一个箩筐是20元,他们一天也能做两个,一个月挣一千多。


“这个只要在家里就可以做,也简单,老人或者腿脚不方便的都能做,大家都很高兴。更多人做编竹子这个事情,我也高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有60多人实现了脱贫。



△村民们纷纷加入李师傅的竹编大军


人手不足,让李师傅又想起那些当年和他吃住在一起的徒弟们。30多个徒弟的出走,始终是他心上的一根刺。2019年,新余市认证的职业竹编手艺人,仅剩李师傅一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手艺的传承,也基于中国乡土社会浓浓人情味,师徒制便是其体现。师徒间往往情同父子,整个职业生涯也相伴而行,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赚。如今,他自己成了“非遗传承人”,但徒弟们都走了,在他以后,又该往哪里传呢?


让李师傅高兴的是,原本在外打工的徒弟们,陆陆续续开始回来了。有一个徒弟在抖音上看到他以后打电话说想回来,李师傅就问,“你在外面挣五六千,你到我这最多三千包吃住,你划得来?”


“划得来,三千就三千,我想回来。我们以前干了十多年一直在一起,以后还想接着干。”徒弟很坚定。


这些跟随他多年的徒弟如今回来,基本功并没有废,这也让李师傅感到欣慰。师徒几个,终于又回到温馨的往日时光——不同的是,因为抖音上激增的订单量,他们更忙了,也有钱了。


择一业,专一生。对于手艺人来说,这样的“回归”,便是人间至福。


03.

让非遗“活”起来,

让手艺人“活”下去


李师傅的故事,正是许许多多手艺人的写照。他们曾经被遗忘,被忽视,或仅仅被视为终将进入博物馆的“老古董”,但他们因热爱而坚守,生活窘迫也不言弃,几十年如一日地打磨技艺,这一身绝活终被看见、被传递,以及被消费,完全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在一次关于非遗保护的研讨会上,光明日报社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玲指出,“有了关注、有了消费,让非遗传承人有收入,能靠自己的技艺和技术‘站着’挣钱,才会更有自信和尊严地进行传承。


让非遗传承人有收入,不能用做慈善、捐赠那一套,而要真正让非遗产品“活”起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挖掘其在大众市场的价值,进行“生产性保护”,如前文旅部部长雒树刚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于民间,死于庙堂,一定要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才能有生命力。


那么,该如何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看来,路径有二:


一是艺术化,如高端收藏、定制;


二是产业化,走品牌、产业、时尚路线,成为大众消费品。


于前者,依然曲高和寡,而于后者,便可成就一场大众的狂欢——比如抖音上的“非遗”热。官方话题#非遗合伙人#有着24.9亿次的播放,#非遗#话题也有14.5亿次。用户在刷抖音惊叹于“高手在民间”的同时,顺手还能把喜欢的东西加入购物车,把非遗请回家。



△“非遗”话题在抖音上相当热门


据抖音方面统计,今年以来,在抖音电商,手艺类商品的销售额每个月以近乎翻倍的速度增长。9月的手艺类商品销售额相比1月,增长了71倍。在今年9月抖音电商举办的一场景德镇“开窑节”活动中,面向抖音平台所有陶瓷品类商家和非遗传承人,仅5天时间,累计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


而通过与更广泛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连接,非遗本身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故宫就是最好的例子。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故宫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懂得它的价值的观众之多寡,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年轻人对故宫的兴趣。”正是在这种理念引导下,从康熙比耶、“朕知道了”胶带到故宫口红,这几年故宫与大众文化及消费打得火热。


曾经,传承非遗讲求的是保护,甚至“复原”,例如苏绣的经典图案就是龙、凤、牡丹等,创新苏绣就会面临批评,被认为是不尊重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但非遗是活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承,一定是有温度、个性化的,也会随时代而变。另一方面,设计上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新思路,反过来对传统技艺也是一种打磨和传承。


△传统苏绣常以龙凤为图案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在阐述非遗保护的涵义时,强调以safeguarding替代protection,指出对于非遗,“就是陪着它,让它自己保持着自己的活态、活力,让它活得好好的。


而让非遗“活”得好好的,首先就是要让这些手上有绝活的非遗传人们“活”下去——而且是依靠他们的手艺,体面地活下去。


在这一点上,抖音这样的平台出了不少力:不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让更多手艺人被看见;通过与网友的互动,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手艺人”也在设计与创意上追求与当下审美潮流接轨,让“老物件”焕发“新面貌”;技术上,整个产业链路同样已经跑通——对于有生产转化需求的非遗从业者,通过抖音小店,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流量转化和产品销售。


04.

抖音扶持手艺人,

期待更多“回归”


去年3月,抖音发起“非遗合伙人”项目,通过流量扶持、运营指导、营销支持等形式帮助非遗传承人获得粉丝和收入,最终在一年后,有5位非遗传承人通过抖音实现了百万收入,40多位非遗传承人收获了超百万粉丝。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传统手工艺的从业者。


有此成功经验在先,抖音又在今年推出“看见手艺”计划,不仅希望招募非遗名家,更希望惠及那些默默坚持、此前没有受到关注的民间手艺人。


抖音将为申请通过的手艺人提供全方位的电商扶持,以及快速认证、流量扶持、运营指导、变现资源推荐等其他权益,目标是在未来一年,让超过1000位手艺人,实现年入百万,过上更好的生活。


(图片来自抖音、央视新闻、视觉中国)


来源原创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Gemma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