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16
16
杉浦康平:拒绝时尚的时尚者
阅读数: 159
五十多年来,杉浦康平一直拒绝任何形式的作品出版与展览。他用两眼0.1以下的视力鉴别各种色彩、形状,并一步步走向设计的顶峰借用“中国文化”,杉浦康平轻松坐上亚洲平面设计的头把交椅。五十多年来,他拒绝任何形式的作品出版和展出,近日却将自己的设计代表作品带到中国来。在今日美术馆,这位面目慈祥的老人对《财经时报》表示,他痴迷中国文化,也喜欢中国年轻人的设计,他希望能把中国设计带到日本去。
把文化融入设计中
杉浦康平几十年来,几乎只穿同一款式的衣服,不熟悉他的人以为他“吝啬”,熟悉他的人则知道他有自己独特的穿着品位。这些棉织品、丝织品衣料均是他从世界各地精心挑选的,并请人为其设计。这种衣服衣裾比普通的长,走起路来风从无扣的袖子和衣裾中穿过,十分爽快。
作为平面设计师和书籍设计师,杉浦康平当年学的专业却是建筑。“我总是用手来回答这个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杉浦康平举起右手说,“我认为现在的各种艺术形式就像每个手指,美术、音乐、文学等都各自发展,但是如果能一起攥成拳头就能够做成所有的事情。”他希望,在创作的时候不能只想着本身,而是能够把其他的艺术形式也融合在一起。
“我那时每天都要没完没了地画那些建筑草图。”杉浦康平说,在他看来,建筑设计有太多的限制,你必须考虑商业上的要求;而杂志和书籍的设计,则能更自由的把自己对于文化上的理解融合进去。
不反对商业和时尚
作为日本平面设计界的顶尖人物,杉浦康平说他从不会去设计时尚类的杂志。他说,“我并不是反对商业和时尚,我只是更喜欢那些人文、文化色彩更浓的杂志。那样的设计能表达的东西更多一些。”
从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上,仍能感觉到他身上透出的时尚气息。
在他工作室的一角,就摆放着颇为高端的音响设备。每次乘坐新干线去神户讲课时,他都会随身带着小型的音乐播放器。
他的学生、设计师吕敬人回忆道,“我在他工作室学习的时候,音乐是从来没有断过的,从古典到现代,甚至爵士,他都喜欢。”
杉浦康平到现在为止,仅杂志设计就有四十多种,加上书籍设计,总数超过2000册。杉浦康平说他做平面设计是忠于内容的,在这次展出的上百种书中,杉浦康平都这样做了。例如《数学研究班》杂志封面,就被他运用了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并掺入了几何图形,严密、逻辑的感觉一览无余。
在吕敬人的记忆中,这位总面带微笑的老师每天腰板挺直,走路大步流星,那些随先生外出用餐的年青助手们总是赶不上他的步伐。
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大步流星走路,用眼睛鉴别各种色彩、形状的设计师,很年轻时就患有弱视。两眼视力0.1以下,还带有乱视和钝视。
但除了看电影,杉浦康平从不戴眼镜。有趣的是,他看天居然能虚眯着瞧出十来个月亮,周围的人都感到吃惊,为什么他能比平常人看出多好几倍的东西来。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书写的精致、密集、工整的文字,均小于平常人视力以内能看清的4到5倍。这些故事,被当作了传奇。
虽然视力不好,但是杉浦康平一直有着大量读书的习惯,在他日本的PlusEyes(复眼)事务所里,有一个专门的房间,里面存放着大量书籍。据说那是杉浦日夜做研究的私藏图书馆,非亲近的人不许入内。
对汉字的痴迷
当日本设计界都把眼光盯向西方的时候,杉浦康平一直把眼光锁定在东方文化上,且不遗余力的告诉本国人,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源,要做好设计就要把自己文化的根找到。
苦于对东方文化的追寻,杉浦康平为《银花》做了34年的设计,这是一本研究日本民俗文化的杂志。
杉浦说日本许多著名设计师几乎都是汉字学的专家,他们在作品中巧妙地将汉字作为抽象画看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杉浦康平也是一个执著的汉字迷,他在《活字礼赞》一文中提出,汉字造型的直角思想,其起源为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学。
杉浦康平在北京展出结束后,将亲自挑选一些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作为策展人带到日本展出。他认为中国书籍设计的很多理念都还比较滞后,而他一直对中国设计师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我们的设计,应该找到自己文化的土壤,毕竟与西方文化还是有距离的。”所以,他这次不仅要作一个平面设计师,还要做一个策展人,把中国设计介绍到日本。
把文化融入设计中
杉浦康平几十年来,几乎只穿同一款式的衣服,不熟悉他的人以为他“吝啬”,熟悉他的人则知道他有自己独特的穿着品位。这些棉织品、丝织品衣料均是他从世界各地精心挑选的,并请人为其设计。这种衣服衣裾比普通的长,走起路来风从无扣的袖子和衣裾中穿过,十分爽快。
作为平面设计师和书籍设计师,杉浦康平当年学的专业却是建筑。“我总是用手来回答这个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杉浦康平举起右手说,“我认为现在的各种艺术形式就像每个手指,美术、音乐、文学等都各自发展,但是如果能一起攥成拳头就能够做成所有的事情。”他希望,在创作的时候不能只想着本身,而是能够把其他的艺术形式也融合在一起。
“我那时每天都要没完没了地画那些建筑草图。”杉浦康平说,在他看来,建筑设计有太多的限制,你必须考虑商业上的要求;而杂志和书籍的设计,则能更自由的把自己对于文化上的理解融合进去。
不反对商业和时尚
作为日本平面设计界的顶尖人物,杉浦康平说他从不会去设计时尚类的杂志。他说,“我并不是反对商业和时尚,我只是更喜欢那些人文、文化色彩更浓的杂志。那样的设计能表达的东西更多一些。”
从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上,仍能感觉到他身上透出的时尚气息。
在他工作室的一角,就摆放着颇为高端的音响设备。每次乘坐新干线去神户讲课时,他都会随身带着小型的音乐播放器。
他的学生、设计师吕敬人回忆道,“我在他工作室学习的时候,音乐是从来没有断过的,从古典到现代,甚至爵士,他都喜欢。”
杉浦康平到现在为止,仅杂志设计就有四十多种,加上书籍设计,总数超过2000册。杉浦康平说他做平面设计是忠于内容的,在这次展出的上百种书中,杉浦康平都这样做了。例如《数学研究班》杂志封面,就被他运用了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并掺入了几何图形,严密、逻辑的感觉一览无余。
在吕敬人的记忆中,这位总面带微笑的老师每天腰板挺直,走路大步流星,那些随先生外出用餐的年青助手们总是赶不上他的步伐。
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大步流星走路,用眼睛鉴别各种色彩、形状的设计师,很年轻时就患有弱视。两眼视力0.1以下,还带有乱视和钝视。
但除了看电影,杉浦康平从不戴眼镜。有趣的是,他看天居然能虚眯着瞧出十来个月亮,周围的人都感到吃惊,为什么他能比平常人看出多好几倍的东西来。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书写的精致、密集、工整的文字,均小于平常人视力以内能看清的4到5倍。这些故事,被当作了传奇。
虽然视力不好,但是杉浦康平一直有着大量读书的习惯,在他日本的PlusEyes(复眼)事务所里,有一个专门的房间,里面存放着大量书籍。据说那是杉浦日夜做研究的私藏图书馆,非亲近的人不许入内。
对汉字的痴迷
当日本设计界都把眼光盯向西方的时候,杉浦康平一直把眼光锁定在东方文化上,且不遗余力的告诉本国人,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源,要做好设计就要把自己文化的根找到。
苦于对东方文化的追寻,杉浦康平为《银花》做了34年的设计,这是一本研究日本民俗文化的杂志。
杉浦说日本许多著名设计师几乎都是汉字学的专家,他们在作品中巧妙地将汉字作为抽象画看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杉浦康平也是一个执著的汉字迷,他在《活字礼赞》一文中提出,汉字造型的直角思想,其起源为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学。
杉浦康平在北京展出结束后,将亲自挑选一些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作为策展人带到日本展出。他认为中国书籍设计的很多理念都还比较滞后,而他一直对中国设计师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我们的设计,应该找到自己文化的土壤,毕竟与西方文化还是有距离的。”所以,他这次不仅要作一个平面设计师,还要做一个策展人,把中国设计介绍到日本。
相关推荐
- 塔帕尼·阿尔托姆(芬兰)
- 丹·赖辛格(以色列)
- 专访里伯斯金:德国军事博物馆
- 史迪威:建筑不仅包裹身体 还安放灵魂
- 年轻设计师就要“脸皮厚”
- 专访 Twitter 界面设计师 Vitor Lourenc
- 日本著名漫画家西上晴雄:深圳时刻能爆发出活力
- 从知名设计大师到逍遥人物画家的华丽转身-“空明之境”庄玉君国
- 伊凡·契曼耶夫(美国)
- " 7080香港新生代设计人展"陈飞波访谈
- 我不为大众拍电影--《连线》杂志访问卢卡斯
- 罗成:设计是在创新的浪尖上舞蹈
- 封面文化勾勒出生活之美
- 珠宝设计师Ketty Koutsolioutsos专访
- 陈秉鹏:卓越设计就必须超越产品
- 文字之美--著名平面设计师韩家英先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