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适应未来发展 Web如何设计才更友好?
是时候考虑针对未来,设计出体验友好的Web了。现在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如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平板电脑、多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等等,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我们的工作流程、标准及基础设施正在触及它们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个相互联通的时代不断创造着新的挑战,同时也酝酿着巨大的机会。
谁也无法预知,在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如果有人说可以创造出永不过时的事物,这又将是多么愚蠢的事啊。虽然我们无法提前预知应对这种多样化发展的解决方案,但作为Web的创造者,我们可以做一些准备来更好地应对未来。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和拥抱未来的这种不可预知性,从而以友好地态度面对未来。我们不应该存在侥幸的假设:这种混乱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之后,一切将回归正常。伴随着每天越来越多连接设备的出现,我们正进入一个多样化长存且持续变化的时代。这些事实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所创造的内容、产品与用户交互的环境及我们所提供服务。
推出与用户密切相关的服务
人们闲扯的精力正在快速减少。据研究报告显示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天可消费掉34GB有价值的内容,所以出于需要,每个人正寻找各种方法减少噪音的干扰。自动转帐服务减少了实体邮箱中过往的垃圾。通过DVR、Netflix Instant、Ad Block Plus和BitTorrent,用户不必再受节目空档时间及广告的干扰,还可以自由选择内容。像Instapaper、Readability、Safari Reader和Flipboard之类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远离纷杂的社交工具、Blogroll、广告及讨厌的Overlay。
移动也是该相关性的巨大推动力。大部分美国人睡觉前最后接触的是手机,而他们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同样是拿起手机。我们与移动设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希望它们可以成为我们自身的延展。我们希望它们仅发布我们需要的内容与功用。单单没有足够的时间、宽带、屏幕面积等,我们仍受到很多外在困扰。
作为Web设计者,我们应该拥抱这些发展趋势,尊重用户的时间,去创造有价值地体验。
专注于用户最关心的事
设备将会越来越多样化,而用户关注范围也将逐渐缩小,对此,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要想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我们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专注”。我们必须精准地找到对用户和客户来说最重要的事。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只是一味地增添内容和功能,而忽视了对网站结构的梳理。最终导致网站和服务变得十分臃肿、笨重,而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需要。页面超慢的加载速度、凌乱而繁琐的导航条、杂乱的工具栏,还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功能,让用户备受煎熬。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强大的内容策略以保证我们所提供的内容对用户和客户来说有切实地意义。产品新增的每个功能、每行代码及所包含的角本,都应该目的明确,且与网站的内容架构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果断地去除糟粕,提供强大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
前福特和克莱斯勒CEO Lee Iacocca每当要决定汽车的某项性能、附属产品或计划是该继续还是该放弃时,他都会问“它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当我们考虑添加某项内容和功能时,我们也应该学着向Iacocca先生那样追问“它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测试我们的产品与服务。这样真得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吗?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的商业更好?
甩掉一些无用负载,从中解放出来开发更具核心地位、用户确实需要的功能,从而让我们的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用户的愿景出发,提供更简洁、更快速、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用户的耐性是有限的,更何况面对小屏幕的移动设备。除非你专注于设计,否则用户可能还没来得及了解你的产品,就已经放弃了它。”—Marcos Lara
如果我们想更敏捷地跟上各种变化发展的步伐,我们就要甩掉一些包袱。专注于我们的用户体验,让它变得更简单。
设计出如“水”般的产品
无论你准备好与否,用户已经开始在多设备上与我们的产品交互了。而很多情况下,这些设备,在我们设计这些产品时,还没有出现。而这也促使了移动交互设计专家Josh Clark表示,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产品想象成水,它可以倒入多种不同的容器中。
不要试图覆盖所有平台
很多情况下,企业只会单纯地应对摆在面前的问题,比如新的设备、浏览器、本地平台、社交媒体渠道等等。这样我们就会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忙乱地迁移到不断增长的各种渠道上。我们不应追赶蜂拥而至的各种平台,更应意识到我们的产品内容需要拓展到更多领域,并在内容的基础架构上做投资。而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内容与表示层分离 实现平台无缝迁移
要创造更具响应性的内容,就需要舍弃以前所见即所得、Web页文字编排工具,换用更加模块化、跨平台、富含元数据的系统。更好的内容管理工具、更强大的API能产生更便携的数据内容,不依赖某种特定技术,更容易适应未来的发展。
“内容的可移植性,保证了其移植到所有平台上可以存活并繁荣发展。”——Daniel Jacobson
NPR的COPE(Create Once Publish Everywhere)系统已经成为下一代内容管理系统的典范。它可以将内容与表示层分离开来,从而使内容可以在Web页、本地应用及各种环境中展示。开发者仍可使用标记语言来编写内容,但最终会被CMS转换成一种跨平台的语言进行保存。该系统避免了存储标记语言、表示层样式,并将内容加以模块化,这样内容更轻便,并能以最好的样式去适应某一特殊环境。更重要的是,NPR不必一一在出现的平台上对他们的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
提供更简洁、更灵活的数据,可以使我们的产品及服务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生存机会。
渐进增强——新的方法论
“如水般的内容”正影响着Web用户体验的设计及建设。人们正使用着不同种类的设备,而种类也将越来越多,这也注定了产品在各设备上的性能、元素样式及解决方案无法达成统一、标准化。
根据摩尔定侓,随着时间的迁移,器件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大,其成本也将大大降低。用户也将获得低成本,性能“足够好”的Web终端设备。
“技术专业人士都知道摩尔定侓,但通常会忘记一个重要方面:在性能增长的同时,其成本也会降低。” ——Scott Jenson
终端设备领域的门槛很低(免费的操作系统、廉价的硬件),将导致大量廉价的互联设备涌入市场。正如iPad 5肯定比iPad 2具有更好的性能,我们需要考虑提供不同性能的产品:优秀的、粗糙的,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性能状态。因为这些屏幕背后的是希望获得交互、探索、学习、享受的人。
为了满足这种多样化,我们需要将渐进增强的能力提高一个等级。除了探索新特性,我们还需再进一步,产品要能基于设备屏幕的大小、宽带、JavaScript支持情况及设备性能的情况进行自我适应、渐进增强。放弃某些安逸的假设,以移动优先为设计思想,构建一种核心体验,我们便能构建一个稳定的基础去支持更多的平台。在很多情况下,最核心的体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渐进增强将帮我们把产品推给更多的用户。
结构化的内容可适应未来多平台环境
一切将从标记语言开始。即便是最讨厌的浏览器也能识别标记语言。HTML5为增强用户体验敞开了大门。面对众多的移动设备不断发生的变化,我们意识到根本的、简洁的、强大的标记语言是跨众多平台开发最好的利器。
“移动设备市场正不断发生着变化。性能也在持续改变。可能只有结构化的内容可以移值到未来的平台上。”——Stephen Hay
具有灵活性的样式,可适应多屏幕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Web页的宽并非只能限定在960px大小,我们正逐渐回归Web所具有的流动特性。多亏有响应式Web设计,它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去适应各种尺寸大小的屏幕,同时保证设计布局和表现样式保持在同等水平。可能更重要的是,响应式设计提供了我们急需的开发语言,依靠它,我们在讨论设计方案时不必再单独考虑屏幕的大小及硬件环境。
面对设备多样化的挑战,响应式Web设计并非是万能的(并非像它所声称的那样),但它却是重要的一步。我们仍需通过上下文环境、源代码、输入方式、媒介等方式解决内容层次结构问题。
定位不同平台 开拓平台优势
移动设备及其他新出现的平台在屏幕大小上各不相同,可灵活适应的布局结构将变得极其重要。各平台均有自己的优势及限制,开发者必须谨慎选择。虽然对内容提供统一的访问方式相当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为所有平台的用户提供可以适应所有平台的同一尺寸的服务。
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环境
用户正以越来越多的方式与我们的产品进行交互,用户的使用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产品的设计目标。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根据用户的设备就砍倒某些内容或功能,我们应该了解用户使用该产品的环境。根据它来确定需要加强和优化的地方。一个整天忙碌的用户如何从你的服务中获益?用户凭什么要在他们的TV上访问你的网站?笔记本用户访问我们的网站和平板电脑用户有怎样的不同?通过询问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优先考虑的目标,避免与机会擦肩而过。
充分利用设备的性能
现在有些浏览器已经支持触屏控制、地理定位及硬件加速。希望未来的浏览器可以访问设备更多的API。这将为基于设备的性能提高用户体验提供更多机会。例如,我们常常忘记移动电话是用来打电话与发送消息的通讯工具。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更好的吸引用户呢?
现在,一些设备可以打电话。而未来的设备可能会接入类Kinect的手势感应功能、语音输入,甚至其他仍在构思中的功能。现在新兴的多屏幕,为我们实现各屏幕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令人激动的机会。让我们完成这些新功能,让Web成为新的、令人兴奋的地方。
结语
设计出对未来友好的Web,这一思想包含很多内容:Web标准、内容策略、渐进增强、响应式设计等等。这比任何一个方法、技术更强大。它可以帮助我们跳出现有项目的范围思考问题,帮助我们为充满创新、持续改变的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