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死了?”一周前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一场报告引起了微博网友的“围观”,是危言耸听,当头棒喝,还是客观现状?设计师们莫衷一是。

  提出这个论题的主讲人李德庚现执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身兼写作者、策展人、设计师等多重身份。所涉及的思考都来自于他即将于4月份出版发行的一本新著——《平面设计死了吗》。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李德庚表示,这是个设问,基于对平面设计专业走到今天的批判性思考。

  “平面设计是不是死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感受到的危机、面临的变革以及重新的思考。平面设计有死了的部分,但也并非是无药可救的行业,抱着上世纪的知识结构,无法解决新时代的问题”,李德庚提出,平面设计面临着全面的转变,要从孤立的商业状态和文化状态中重新走出来,为社会的全面福祉服务。  

  人人都是平面设计师

  写作、教书、做设计、策展……穿行于多个领域,李德庚坚称自己的身份其实只有一个——“设计研究者”,不管如何“跨界”,围绕的核心都是“设计”。对于“平面设计死了”这一设问,李德庚在即将推出的新书里,列出了52个标题,将平面设计置于社会性、商业性、文化性及伦理性等多重视角下进行剖析。他说,目前不论是平面设计的教育者,还是实践者,都仍停留在传统思维中,并没有真正跟上社会时代各层面的发展。

  “这个时代人人都是设计师。”李德庚说,由于设计软件的普及,花2个月就能熟练操作软件而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就提到,随着出版商和广告公司开始采用数字化技术,依赖最新的设计软件进行创作,艺术设计变得更加容易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干,任何人的产品都没有区别。

  这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平面设计专业来说,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更多的是挑战、危机,显见的变化就是“印刷媒介的终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唯一能接触到的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杂志《GRAPHIS》已经不存在了,近年来不断听到国外上百年报纸、杂志倒闭的消息。在李德庚看来,印刷媒介的没落直接导致了传统平面设计学科和行业的没落。

  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业及学科理论是依托于印刷业而建立成形,上世纪90年代是深圳的平面设计非常辉煌的10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年中国的印刷业几乎都集中在深圳。传统平面设计都是基于将信息进行视觉化传达的基础框架,但今天这个学科的根本架构成了问题。

    没有人的作品是真正原创

  李德庚注意到前一阵本报报道的北京两个新锐设计团队间的“抄袭纷争”。事情起因于广煜、刘治治质疑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获得者小马哥、橙子“抄袭”,而后者又反击前者的作品是如何一再地“抄袭”前人。对此,李德庚的说法是,“没有人的作品是真正的原创,有这么一句话值得人深思,‘追求新奇的形式,可以被视为对设计史的无知’”。

  早年平面设计的核心价值是对信息的视觉化处理,去创造形式承载信息,如今身处一个视觉泛滥、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其实并不缺形式。李德庚说,“应该想想原创在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不要简单在形式上打转”。

  李德庚认为,在今天谈原创是很危险的,因为社会是一个链接型社会,我们本身进入这个网络型社会,面对媒介急剧扩张、分离和无处不在,设计师需要具备的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去掌控分散媒介集成为一个核心概念服务的能力,而以往的设计太多基于一种终端性思考,不管是海报、书还是影视媒介都基于页面。平面设计有义务也必须去关注整个网络群体化的发展,因为平面设计是为社会交流服务的设计领域,如果对社会交流本身,无论它的技术还是社会层面都不够关注的话,平面设计必死无疑。

  今天的人们已经适应了面对多个程序、不断点式地接受信息,在李德庚看来,可以用“屏幕”这个词来代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它完全不同于早先平面设计基于的页面概念,它是一个多层次的、非线性的、灵活的重新的结构,其性质改变了以前的信息传递方式,这意味着平面设计学科知识需要重新被定义、吸收和架构。

    释放平面设计的能量

  对“平面设计死了”的反思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开始了。2009年初作为荷兰交流设计展中国巡展的策展人,李德庚在当时深圳华·美术馆举行的交流论坛中就提出对平面设计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荷兰素来是世界设计格局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其平面设计业经过媒介和交流方式的巨大变革,早已融入更多学科的互涉与给养,完成了从平面设计到交流设计的转型。参展的艺术家或团队在传统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融入了音乐、写作、社会学、媒介语言学等元素,涉及众多学科范畴。

  具体到对平面设计作品好坏的评价,李德庚表示,自己现在已很少从单一作品的角度去看设计,他更在意的是某一个设计在应用里所发挥的价值是什么,“因为过去对于设计作品的比较很大层面是美学上的评判,说实话,我更关注的是社会性的一面,必须了解其完整的周边语境。每一个设计都只是一个标本,无从谈及好坏,不过很多业内人士还在追求这个”。

  不断在举办的平面设计展催生和助长了这种认识,以为单一的物件是可以比出好坏的,而且这也是一种将平面设计推向糟糕境地的一种方式,与社会脱节,与公众脱节,显示出自娱自乐的趣味。尽管李德庚自己有一个策展人的身份,但他坦言设计展的模式中存在很大问题,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平面设计师也由此处在两种精神的分裂,一方面要去完成客户要求的设计,另一方面又要为参加各种比赛、展览忙活,商业性和自娱自乐的文化性割裂,实际上两者并非不能统一。

  在考量设计跟社会环境的关联度时,李德庚认为,“质量”跟“能量”成为两大重要的关键词。质量是之前社会的总体经验评判,而能量则是使被设计内容的传播放大并带来影响。“如果现在整个业界能够花大量的心思去考虑平面设计社会能量的释放,它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事情里面如何更好地利用视觉的方式释放能量的话,我想平面设计的社会地位、意义都远比现在要高得多”。

李德庚

  身兼设计研究者、写作者、策展人、设计师。蒋华和李德庚在2007年创立OMD当代设计中心,曾策划“社会能量—当代荷兰交流设计”活动,以多重身份致力于当代设计研究、实践与推广。蒋华现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李德庚现执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主编并设计《欧洲设计现在时》系列丛书与《今日交流设计》系列丛书。

  1992-1996,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文学学士。

  1997-2000,北京服装学院设计艺术系,设计艺术学硕士。

  2000-2003,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系,系统设计方向硕士。

  2004至今,德国乌珀塔尔大学,视觉传达方向博士生。

  在柏林期间成立工作室。刊载众多国际专业杂志。

  2000-2003,《欧洲当代设计现在时》丛书。

  2005-2008,《欧洲当代设计现在时2.0》丛书。

  2008,北京成立OMD Contemporary Design Terminal。

  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担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