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16
16
20世纪最著名的50名设计师[四]
阅读数: 155
柳宗理(1915- )
柳宗理是日本老一代的工业设计师。1936-1940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1942年起,任勒.柯布西埃设计事务所派来日本参与改进产品设计工作的夏洛特.佩利安的助手。1954年任金泽工艺美术大学教授。1977年起任东京日本民艺馆总监。柳宗理虽受到包豪斯和柯布西埃的影响,但他在主持日本民艺馆时他的主要兴趣仍在日本乡土文化上。在他看来,民间工艺可以让人们从中汲取美的源泉,促使人们反思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他坚持自己对现代设计的独特见解和创作个性。他认为:(1)美是有用的,好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学和伦理学,表现出日本的特色。(2)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出比过去更为优越的产品,模仿不是真正的设计。(3)传统本身即来自创造,好的设计如脱离传统是不可想象的。1956年他设计的弯曲胶合板加金属配件的蝴蝶凳,即是功能主义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4)真正的设计要面对现实,迎接时尚,潮流的挑战。他批评当代设计中存在的唯物质条件论和屈服于时尚趣味等不良倾向。他自己的产品设计能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法则和日本民族情感于一体。
五十岚威畅(Takenobu Igarashi,1944- )
五十岚威畅是日本现代著名设计师。1944年生于日本北海道的潼川市,1946年进入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系学习,就读期间对雕塑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并潜心研究赫伯特.拜耶的设计。1968年毕业后又前往美国洛杉矶大学攻读艺术与设计并获得硕士学位,1970年回到日本后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设计事务所,而后更名为五十岚工作室。1973年五十岚威畅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设计。并以此屡获大奖。1985年,他出任国际图形设计协会副主席。五十岚威畅的字体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高度评价。因而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委托他从1984年起至1993年连续十年为该博物馆设计以字体为元素的广告年历,在这座博物馆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那一位艺术家得到如此高的荣誉。除了字体设计作品外,他还为日本明治乳业公司以及三得利公司成功地设计了企业形象,为日产汽车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展示大厅创作过著名的雕塑。在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领域,他同样有着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荣久庵宪司(Kenji Ekuan,1929- )
荣久庵宪司生于东京,1955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图案专业。1957年建立GK工业设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荣久庵宪司曾任国际设计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和1989年的世界设计博览会的总策划人。现任国际工业设计师协会理事,日本设计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东京国际艺术音乐大学客座教授,另外还担任了许多其他的职务。他的设计也被广泛地采用,包括在东京国际机场和市中心运行的快车、在日本东北部运行的子弹头火车和雅马哈摩托车等。由他建立的GK集团是日本最大的设计咨询服务公司。它在50年代建立时只有不到10名设计师,现在已有200名以上的专职设计师。其业务领域涉及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等各种设计领域,并且在与设计有关的调查研究市场、商品计划、区域综合开发计划、策划项目、综合CI项目、情报提供、设计方向的技术开发、设计商品的供给等方面从软件到硬件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GK自创建以来,获得了包括预制构件的住宅、街道设施、信号系统、残疾人设计、音响设备、电子工业机械、机器工具、商店陈设和科研成果等各种各样领域中的许多设计奖项。
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1932- )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天才的平面设计家。福田生于日本东京,1956年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与音乐大学。1967年他在美国IBM画廊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其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福田还是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乔治阿罗 (Giorgio Giugiaro,1938- )
乔治阿罗是意大利当代最负盛名的工业设计师之一,毕业于都灵美术学院,17岁进入菲亚特汽车公司工作。1968年,乔治阿罗和工程师门托凡尼(Aldo Mantovani)共同创建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基本的经营方针是将设计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从可行性研究、外观设计、工程设计直到模型和样车制作的完整服务。目前该公司已成了一个国际性设计中心,并获得了1988年首届欧洲设计奖的荣誉提名。基吉阿罗本人的设计将技术与对风格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成功的产品,其中包括大众高尔夫、菲亚特潘达、奥迪80、沙巴9000、BMW-MI等驰名世界的小汽车。1986年,他设计了一半似摩托、一半似汽车的麦奇摩托,革新了现代机动车的概念。作为一名国际性的设计大师,他为日本的公司设计了从照像机、手表到服装的众多产品,影响十分广泛。
罗西 (Aldo Rossi,1931-1997)
罗西是意大利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设计师,出生在米兰,1959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1961-1964年任设计杂志的编辑,曾在多所建筑学校任教,其中有米兰理工大学,苏黎世技术大学,纽约库柏学院,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等。罗西是建筑风格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个风格是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其基本方式是把建筑设计风格用于产品设计,特别是在家具设计上大量采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甚至完全搬用建筑建筑的形式来设计家具,产生出建筑式的家具来。罗西设计的AR-1柜子,完全象巴洛克时代的哨兵岗亭一样,他的AR-6厨柜则象罗马时期的公共建筑。
伊斯戈尼斯 (Alec Issigonis,1906-1988)
英国工业设计师,1923-1927年在伦敦的巴特西工艺学校学习机械工程,毕业后先在伦敦Edward Gillet的设计事务所工作,后来从事汽车设计。他于1948年设计的莫里斯牌小汽车从大众化、实用化的原则出发,小巧而紧凑,但同时又英国国民普遍存在的追求表面高贵的心理,使其成为英国第一种可以在国际上与德国大众牌汽车媲美的小汽车,该车型生产十年之久。由于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造成石油限量供应,当时任英国汽车公司总工程师的伊斯戈尼斯授命研制莫里斯迷你型小汽车,1959年他设计的新款莫里斯牌小型轿车,长3.04米,前后保险杠之间留有80%的空间给乘客及行李,且十分干净利落。该车完美的实用性充分体现了伊斯戈尼斯的经典名言-时髦的总将会过时的,被认为是战后英国工业设计的杰作。
戴森(James Dyson,1947- )
戴森出生于教师家庭,在中学时就成绩优秀,1966-1970年就读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学习期间他就从事许多设计活动,由他设计的名为海上卡车(The Sea Truck)的汽艇,获得设计协会奖和1975年的爱丁堡公爵特别奖。1974年,戴森开始自行设计球轮小推车,该小推车获得了1977年的建筑创新奖。1979年,戴森卖掉自己球轮小推车股份,自行研制一种新型气旋式吸尘器。1983年,戴森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尘器样机,这台非常具有后现代特色的粉红色产品被命名为G-Force,刊登于1983年的设计杂志封面。戴森在英国和欧洲并未找到合作伙伴,1985年,戴森带着他的产品来到日本,开始了事业的转机。1986年,日本开始销售 G-Force,1987年,G-Force在维也纳的英国设计展中亮相,1991年,G-Force日本获国际设计博览会奖。1993年,戴森在英国开设自己的研发中心和工厂。到目前,戴森的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家电设计制造公司,在德国,日本等国都设立了分公司,主要生产吸尘器。1997年,戴森公司成为第一家获得欧洲设计奖的英国公司。戴森曾担任巴斯戴森高等教育学院院长、设计博物馆馆长等要职,拥有飞利浦王子奖、皇家艺术学院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荣誉,并获布拉福特大学和西英格兰大学博士学位。戴森现任英国设计协会主席。
伊维(Jonathan Ive, 1967-)
伊维出生于英国伦敦,曾在纽卡斯尔大学学习工业设计,1991年进入苹果公司。他在苹果公司主持的第一个项目牛顿掌上电脑获得了美国《工业设计》杂志的优秀产品设计奖,并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1996年初,伊维担任苹果工业设计部主任。伊维不负众望,工业设计部很快推出了一款学生用的便携式电脑eMate,外壳采用半透明的塑料,造型酷似书包。eMate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预示着iMac的问世。
伊维是极为成功的iMac个人电脑设计的灵魂。在设计iMac的过程中,伊维力图回归苹果的传统,即创造独特的产品而不是模仿。伊维说,多年来,苹果一直在试图摆脱既有的计算机标准模式,有了iMac,苹果再次树立了自己的个性。伊维强调设计师一定要富有激情,他认为激情是很神密的,太多的激情可能会带来麻烦,但激情会丰富我们的心灵并有助于有效的交流。另一方面,他又十分重视用户的需要,他说,我们不能还没弄清用户是谁就开始设计,我们应该清楚用户在哪里,他们需要些什么?在谈到iMac的设计时,他说:我想让iMac是这样一种设计,用户不会害怕它,即使他们并不知道iMac是如何工作的。我寻求那种没有技术理解也能使人亲近的元素,能与人们过去的记忆产生共鸣的元素。iMac做到了这一点。
科伦波 (Joe Colombo,1930-1971)
科伦波是在其同辈意大利设计师中最具远见的设计师之一,曾在米兰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在巴里拉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他对于人们基本的居住概念进行过广泛的探索。科伦波十分擅长塑料家具的设计,他特别注意室内的空间弹性因素,认为空间应是弹性于有机的,不能由于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使之变成一块死板而凝固。因此,家具不应是孤立的、死的产品,而是环境和空间的有机构成之一。他所设计的可拆卸牌桌就体现了他的设计思想。科伦波曾参加过先锋派的绘画和雕塑运动,1962年,他米兰开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致力于设计室内和家具设计。科伦波对当代工业设计师有很大影响,其主要作品包括:为O-Luce公司设计的灯具、家具、塑料储藏车和一个完整的带轮的厨房、为卡特尔公司设计的4801扶手椅和4860塑料椅等。科伦波的遗作塑料家具总成,在1972年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新的家庭面貌大型工业设计展览中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这套家具总成共有四组,包括厨房、卧室、卫生间等。这些产品都是由可折叠、组合的单元组成的,对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灵活性。
柳宗理是日本老一代的工业设计师。1936-1940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1942年起,任勒.柯布西埃设计事务所派来日本参与改进产品设计工作的夏洛特.佩利安的助手。1954年任金泽工艺美术大学教授。1977年起任东京日本民艺馆总监。柳宗理虽受到包豪斯和柯布西埃的影响,但他在主持日本民艺馆时他的主要兴趣仍在日本乡土文化上。在他看来,民间工艺可以让人们从中汲取美的源泉,促使人们反思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他坚持自己对现代设计的独特见解和创作个性。他认为:(1)美是有用的,好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学和伦理学,表现出日本的特色。(2)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出比过去更为优越的产品,模仿不是真正的设计。(3)传统本身即来自创造,好的设计如脱离传统是不可想象的。1956年他设计的弯曲胶合板加金属配件的蝴蝶凳,即是功能主义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4)真正的设计要面对现实,迎接时尚,潮流的挑战。他批评当代设计中存在的唯物质条件论和屈服于时尚趣味等不良倾向。他自己的产品设计能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法则和日本民族情感于一体。
五十岚威畅(Takenobu Igarashi,1944- )
五十岚威畅是日本现代著名设计师。1944年生于日本北海道的潼川市,1946年进入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系学习,就读期间对雕塑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并潜心研究赫伯特.拜耶的设计。1968年毕业后又前往美国洛杉矶大学攻读艺术与设计并获得硕士学位,1970年回到日本后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设计事务所,而后更名为五十岚工作室。1973年五十岚威畅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设计。并以此屡获大奖。1985年,他出任国际图形设计协会副主席。五十岚威畅的字体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高度评价。因而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委托他从1984年起至1993年连续十年为该博物馆设计以字体为元素的广告年历,在这座博物馆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那一位艺术家得到如此高的荣誉。除了字体设计作品外,他还为日本明治乳业公司以及三得利公司成功地设计了企业形象,为日产汽车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展示大厅创作过著名的雕塑。在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领域,他同样有着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荣久庵宪司(Kenji Ekuan,1929- )
荣久庵宪司生于东京,1955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图案专业。1957年建立GK工业设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荣久庵宪司曾任国际设计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和1989年的世界设计博览会的总策划人。现任国际工业设计师协会理事,日本设计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东京国际艺术音乐大学客座教授,另外还担任了许多其他的职务。他的设计也被广泛地采用,包括在东京国际机场和市中心运行的快车、在日本东北部运行的子弹头火车和雅马哈摩托车等。由他建立的GK集团是日本最大的设计咨询服务公司。它在50年代建立时只有不到10名设计师,现在已有200名以上的专职设计师。其业务领域涉及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等各种设计领域,并且在与设计有关的调查研究市场、商品计划、区域综合开发计划、策划项目、综合CI项目、情报提供、设计方向的技术开发、设计商品的供给等方面从软件到硬件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GK自创建以来,获得了包括预制构件的住宅、街道设施、信号系统、残疾人设计、音响设备、电子工业机械、机器工具、商店陈设和科研成果等各种各样领域中的许多设计奖项。
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1932- )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天才的平面设计家。福田生于日本东京,1956年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与音乐大学。1967年他在美国IBM画廊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其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福田还是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乔治阿罗 (Giorgio Giugiaro,1938- )
乔治阿罗是意大利当代最负盛名的工业设计师之一,毕业于都灵美术学院,17岁进入菲亚特汽车公司工作。1968年,乔治阿罗和工程师门托凡尼(Aldo Mantovani)共同创建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基本的经营方针是将设计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从可行性研究、外观设计、工程设计直到模型和样车制作的完整服务。目前该公司已成了一个国际性设计中心,并获得了1988年首届欧洲设计奖的荣誉提名。基吉阿罗本人的设计将技术与对风格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成功的产品,其中包括大众高尔夫、菲亚特潘达、奥迪80、沙巴9000、BMW-MI等驰名世界的小汽车。1986年,他设计了一半似摩托、一半似汽车的麦奇摩托,革新了现代机动车的概念。作为一名国际性的设计大师,他为日本的公司设计了从照像机、手表到服装的众多产品,影响十分广泛。
罗西 (Aldo Rossi,1931-1997)
罗西是意大利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设计师,出生在米兰,1959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1961-1964年任设计杂志的编辑,曾在多所建筑学校任教,其中有米兰理工大学,苏黎世技术大学,纽约库柏学院,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等。罗西是建筑风格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个风格是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其基本方式是把建筑设计风格用于产品设计,特别是在家具设计上大量采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甚至完全搬用建筑建筑的形式来设计家具,产生出建筑式的家具来。罗西设计的AR-1柜子,完全象巴洛克时代的哨兵岗亭一样,他的AR-6厨柜则象罗马时期的公共建筑。
伊斯戈尼斯 (Alec Issigonis,1906-1988)
英国工业设计师,1923-1927年在伦敦的巴特西工艺学校学习机械工程,毕业后先在伦敦Edward Gillet的设计事务所工作,后来从事汽车设计。他于1948年设计的莫里斯牌小汽车从大众化、实用化的原则出发,小巧而紧凑,但同时又英国国民普遍存在的追求表面高贵的心理,使其成为英国第一种可以在国际上与德国大众牌汽车媲美的小汽车,该车型生产十年之久。由于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造成石油限量供应,当时任英国汽车公司总工程师的伊斯戈尼斯授命研制莫里斯迷你型小汽车,1959年他设计的新款莫里斯牌小型轿车,长3.04米,前后保险杠之间留有80%的空间给乘客及行李,且十分干净利落。该车完美的实用性充分体现了伊斯戈尼斯的经典名言-时髦的总将会过时的,被认为是战后英国工业设计的杰作。
戴森(James Dyson,1947- )
戴森出生于教师家庭,在中学时就成绩优秀,1966-1970年就读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学习期间他就从事许多设计活动,由他设计的名为海上卡车(The Sea Truck)的汽艇,获得设计协会奖和1975年的爱丁堡公爵特别奖。1974年,戴森开始自行设计球轮小推车,该小推车获得了1977年的建筑创新奖。1979年,戴森卖掉自己球轮小推车股份,自行研制一种新型气旋式吸尘器。1983年,戴森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尘器样机,这台非常具有后现代特色的粉红色产品被命名为G-Force,刊登于1983年的设计杂志封面。戴森在英国和欧洲并未找到合作伙伴,1985年,戴森带着他的产品来到日本,开始了事业的转机。1986年,日本开始销售 G-Force,1987年,G-Force在维也纳的英国设计展中亮相,1991年,G-Force日本获国际设计博览会奖。1993年,戴森在英国开设自己的研发中心和工厂。到目前,戴森的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家电设计制造公司,在德国,日本等国都设立了分公司,主要生产吸尘器。1997年,戴森公司成为第一家获得欧洲设计奖的英国公司。戴森曾担任巴斯戴森高等教育学院院长、设计博物馆馆长等要职,拥有飞利浦王子奖、皇家艺术学院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荣誉,并获布拉福特大学和西英格兰大学博士学位。戴森现任英国设计协会主席。
伊维(Jonathan Ive, 1967-)
伊维出生于英国伦敦,曾在纽卡斯尔大学学习工业设计,1991年进入苹果公司。他在苹果公司主持的第一个项目牛顿掌上电脑获得了美国《工业设计》杂志的优秀产品设计奖,并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1996年初,伊维担任苹果工业设计部主任。伊维不负众望,工业设计部很快推出了一款学生用的便携式电脑eMate,外壳采用半透明的塑料,造型酷似书包。eMate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预示着iMac的问世。
伊维是极为成功的iMac个人电脑设计的灵魂。在设计iMac的过程中,伊维力图回归苹果的传统,即创造独特的产品而不是模仿。伊维说,多年来,苹果一直在试图摆脱既有的计算机标准模式,有了iMac,苹果再次树立了自己的个性。伊维强调设计师一定要富有激情,他认为激情是很神密的,太多的激情可能会带来麻烦,但激情会丰富我们的心灵并有助于有效的交流。另一方面,他又十分重视用户的需要,他说,我们不能还没弄清用户是谁就开始设计,我们应该清楚用户在哪里,他们需要些什么?在谈到iMac的设计时,他说:我想让iMac是这样一种设计,用户不会害怕它,即使他们并不知道iMac是如何工作的。我寻求那种没有技术理解也能使人亲近的元素,能与人们过去的记忆产生共鸣的元素。iMac做到了这一点。
科伦波 (Joe Colombo,1930-1971)
科伦波是在其同辈意大利设计师中最具远见的设计师之一,曾在米兰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在巴里拉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他对于人们基本的居住概念进行过广泛的探索。科伦波十分擅长塑料家具的设计,他特别注意室内的空间弹性因素,认为空间应是弹性于有机的,不能由于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使之变成一块死板而凝固。因此,家具不应是孤立的、死的产品,而是环境和空间的有机构成之一。他所设计的可拆卸牌桌就体现了他的设计思想。科伦波曾参加过先锋派的绘画和雕塑运动,1962年,他米兰开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致力于设计室内和家具设计。科伦波对当代工业设计师有很大影响,其主要作品包括:为O-Luce公司设计的灯具、家具、塑料储藏车和一个完整的带轮的厨房、为卡特尔公司设计的4801扶手椅和4860塑料椅等。科伦波的遗作塑料家具总成,在1972年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新的家庭面貌大型工业设计展览中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这套家具总成共有四组,包括厨房、卧室、卫生间等。这些产品都是由可折叠、组合的单元组成的,对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