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16
16
“看不懂”的大奖作品
阅读数: 121
作为国际知名设计比赛的品牌,“靳埭强设计奖”设立7年来已吸引了韩国、日本、德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400多所院校的学生参赛。在本年度“靳埭强设计奖”的比赛中,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作品竟达4598件,创下了“靳埭强设计奖”评选以来的最高纪录。经过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本届设计奖共评选出未来设计师大奖1名、金奖2名、银奖3名……
久久凝视着获奖作品却百思不得其解2005年12月17日,在对世界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预约采访之前,记者先来到设在汕头大学内的“靳埭强设计奖”获奖作品展厅参观,看到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金奖、银奖的作品前总是聚集着一些参观者议论:赞赏者有之,不以为然者也不少,更多的是不解和困惑,其中有几位参观者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说:“这几幅获高奖项的作品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作品的艺术美感要从哪个角度欣赏?真是很难看得懂!”
获得本届未来设计师大奖的《“香港事”系列海报》,是用5块同样大的黑色板块构成,或前后、或左右留有很小的空白,然后在上下左右分别加了不同的汉字。第一幅:上面是一块很大的黑,压着下面三个字“香港人”。第二幅:一块黑黑的板块,左边写着一个“夫”字,右边写着一个“妻”字。第三幅:“父母”“子女”四个汉字中间也是用大黑板块隔开。第四幅:上面是“香港人”三个字,中间一块大黑板块把下面“内地人”三个汉字压得扁扁的。第五幅:上面是“西”字,中间也是大块的黑压着扁扁的一个“东”字。整个画面很简单,给人的直接感觉就是压抑、郁闷。
在两幅金奖作品中,《石窟印象》是通过一个个变形的、深浅不一的门形组成四个汉字“龙门石窟”。这“龙门石窟”四个汉字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什么信息,要告诉参观者里面隐含了创作者怎样的创意?记者研究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请教展厅中一位汕大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她看了半天,也说不清楚作品表达的意念是什么。
在这次获得银奖的作品中,《文明的面具》最引人注目,它的特点也是难以理解,整个设计画面“一片绿”,没有文字也没有层次,只是在一个大的绿色板块上包了一层亮闪闪的塑料薄膜。
几位观众一边观看一边相互讨教,最后以“无言”收场。
在本届“靳埭强设计奖”中唯一获得最高奖———未来设计师大奖的作品《“香港事”系列海报》前,一位汕头大学的老师对记者说:“我站在这幅作品前远看近看,最后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在形式上他可能表达了一些很抽象的意念,如香港人目前的生活状况,香港人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香港人与内地人之间、东方人与西方人之间的关系,但很偏颇,看不到现实生活中的主流,这样的作品获得本届最高奖项,应该是可以商榷的。我认为,一个设计大奖的获奖作品应该具备两个要素:第一,能将深刻的内涵通过简单的艺术元素表达出来。第二,表达出来的设计画面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直接或间接美感。如果达不到这两点,作为大奖作品我觉得还是有缺陷的。”
用简单的创作元素表达了深刻思想内涵
带着在参观时与观众同样的困惑,记者在约定的时间与靳埭强先生对话。记者首先把了解到的有关获奖作品大众的评价问题悉数抛出。靳埭强先生接过话题,谈兴即起,代表终评委为记者“排疑解惑”。靳埭强先生说:“本届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是以‘汉字’为题(也可用非主题作品参赛),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有创意,而且一定要‘原创’。初评委由国内名牌大学的艺术类教授组成,终评委则是邀请了具有国际专业设计水平的大师担任。这些大师经常参与国际设计比赛的评选工作,他们是用国际眼光、国际标准来评选作品的。评选结束后,评委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本届未来设计师大奖、金奖的作品已达到了国际专业设计水平。例如,你们刚才所提到的参观者认为‘看不懂’也‘不美’的《“香港事”系列海报》,就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作品。在终评委的眼中,像这样的作品,拿出去参加世界大师级设计比赛,也肯定是一件能获奖的作品。作品的创意是用简单的图形和颜色,来表现人的压力问题。一眼看上去会让人产生一种‘压迫感’,上面一大片的黑色,把下面‘香港人’三个字压得扁扁的,表达的是香港人很有压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黑黑的无形压力,这值得人们思考;父母和子女中间也是一大片黑,说明现代社会中,儿女与父母之间有一条很大的鸿沟、一堵很厚的墙;夫妻中间也是大片的黑,沟通没有了,很容易离婚;西方在上,空间很大,东方在下,空间很小,有一种西方压东方的感觉;香港人在上面,内地人在下面,表达了香港人自己觉得很了不起。这5幅组合式的平面设计图,寓意很简洁,但又很明白,很深刻,又是原创,所以评选这幅作品为未来设计师大奖是本届比赛的一大亮点。”
再说本届金奖作品《石窟印象》,它表达的是龙门石窟中出现的一些很令人痛惜的现象,原来里面每个洞里都应该有佛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之一,但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却是一个个空空的洞,佛像已经被人或破坏或偷走了。我到过龙门石窟,那里的文物被破坏得很严重。作品好像提示我们,要好好地把握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珍贵的财富!面对这样的作品,有些观众说看不懂,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作品的深刻内涵。”
讲起此次的获奖作品,靳埭强先生如数家珍。他说:“你们前面所提到的银奖作品《文明的面具》,作者是借‘绿色环保’这个创意表达了现代文明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一些丑陋的东西,但往往这些丑陋的东西却经常会戴着一些漂亮的假面具。讲绿色环保,又要用塑料膜包住‘绿色’,这不但不是在环保,而且还是对环保的一种破坏。像这样主题鲜明、寓意深刻的作品,你们看该不该获银奖。”
作品的强大冲击力彰显的是美术设计中的对比美
在与靳埭强先生的对话中,记者提出:“作为艺术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它不仅要将自己的创作意图明明白白地传递给大众,而且还应该让参观者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对此,靳埭强先生说:“我认为,这次设计大赛的每幅获奖作品都有视角上的美感,而且是不同层次的美感,很有创意。未来设计师大奖《“香港事”系列海报》产生出来的视觉美感,是它突出了黑白的对比美,黑的空间很大、白的空间很小,它产生的视角冲击力可以跟世界设计大师的作品媲美。设计讲究的不是画得好才好,他要求创作者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创意,这个创意还必须是原创。在此基础上,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又是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能获得大奖的作品。本届设计大赛以中国传统汉字为主题。字体是视觉传达设计美感四大表现元素之一。运用中国汉字做设计,适当的变形,但每一处的变形又是有道理的变形,能够让人看得懂是什么字,又能传达作者的创意,这样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靳埭强先生分析说:“有些观众说作品看不懂或者缺乏视角的美感,可能是一些人惯性地接受了太多的妖媚的东西,对一些冲击力强、有启发性、能让人产生阵痛的作品一时还无法接受。”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靳埭强先生一直强调:“一个成功的设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让大众看得懂,如果大众看不懂,那么这个设计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像一些人所说,本届获奖作品让人看不懂感觉不美,我觉得不公平,也不合理。参观者应该在认真观摩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思考,这样就应该能够明白创作者的真正意图,我一直鼓励我的学生要带着思考的眼光来做设计,这次能有这么多有冲击力的作品脱颖而出,我感到很欣慰。从这些获得高奖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在提高,社会责任感在提高。”
采访结束后,记者陷入了沉思。艺无止境,看来,要使大众的审美意境与大师的审美意境趋同,作为媒体还是要做相当多的努力!
久久凝视着获奖作品却百思不得其解2005年12月17日,在对世界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预约采访之前,记者先来到设在汕头大学内的“靳埭强设计奖”获奖作品展厅参观,看到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金奖、银奖的作品前总是聚集着一些参观者议论:赞赏者有之,不以为然者也不少,更多的是不解和困惑,其中有几位参观者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说:“这几幅获高奖项的作品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作品的艺术美感要从哪个角度欣赏?真是很难看得懂!”
获得本届未来设计师大奖的《“香港事”系列海报》,是用5块同样大的黑色板块构成,或前后、或左右留有很小的空白,然后在上下左右分别加了不同的汉字。第一幅:上面是一块很大的黑,压着下面三个字“香港人”。第二幅:一块黑黑的板块,左边写着一个“夫”字,右边写着一个“妻”字。第三幅:“父母”“子女”四个汉字中间也是用大黑板块隔开。第四幅:上面是“香港人”三个字,中间一块大黑板块把下面“内地人”三个汉字压得扁扁的。第五幅:上面是“西”字,中间也是大块的黑压着扁扁的一个“东”字。整个画面很简单,给人的直接感觉就是压抑、郁闷。
在两幅金奖作品中,《石窟印象》是通过一个个变形的、深浅不一的门形组成四个汉字“龙门石窟”。这“龙门石窟”四个汉字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什么信息,要告诉参观者里面隐含了创作者怎样的创意?记者研究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请教展厅中一位汕大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她看了半天,也说不清楚作品表达的意念是什么。
在这次获得银奖的作品中,《文明的面具》最引人注目,它的特点也是难以理解,整个设计画面“一片绿”,没有文字也没有层次,只是在一个大的绿色板块上包了一层亮闪闪的塑料薄膜。
几位观众一边观看一边相互讨教,最后以“无言”收场。
在本届“靳埭强设计奖”中唯一获得最高奖———未来设计师大奖的作品《“香港事”系列海报》前,一位汕头大学的老师对记者说:“我站在这幅作品前远看近看,最后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在形式上他可能表达了一些很抽象的意念,如香港人目前的生活状况,香港人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香港人与内地人之间、东方人与西方人之间的关系,但很偏颇,看不到现实生活中的主流,这样的作品获得本届最高奖项,应该是可以商榷的。我认为,一个设计大奖的获奖作品应该具备两个要素:第一,能将深刻的内涵通过简单的艺术元素表达出来。第二,表达出来的设计画面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直接或间接美感。如果达不到这两点,作为大奖作品我觉得还是有缺陷的。”
用简单的创作元素表达了深刻思想内涵
带着在参观时与观众同样的困惑,记者在约定的时间与靳埭强先生对话。记者首先把了解到的有关获奖作品大众的评价问题悉数抛出。靳埭强先生接过话题,谈兴即起,代表终评委为记者“排疑解惑”。靳埭强先生说:“本届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是以‘汉字’为题(也可用非主题作品参赛),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有创意,而且一定要‘原创’。初评委由国内名牌大学的艺术类教授组成,终评委则是邀请了具有国际专业设计水平的大师担任。这些大师经常参与国际设计比赛的评选工作,他们是用国际眼光、国际标准来评选作品的。评选结束后,评委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本届未来设计师大奖、金奖的作品已达到了国际专业设计水平。例如,你们刚才所提到的参观者认为‘看不懂’也‘不美’的《“香港事”系列海报》,就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作品。在终评委的眼中,像这样的作品,拿出去参加世界大师级设计比赛,也肯定是一件能获奖的作品。作品的创意是用简单的图形和颜色,来表现人的压力问题。一眼看上去会让人产生一种‘压迫感’,上面一大片的黑色,把下面‘香港人’三个字压得扁扁的,表达的是香港人很有压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黑黑的无形压力,这值得人们思考;父母和子女中间也是一大片黑,说明现代社会中,儿女与父母之间有一条很大的鸿沟、一堵很厚的墙;夫妻中间也是大片的黑,沟通没有了,很容易离婚;西方在上,空间很大,东方在下,空间很小,有一种西方压东方的感觉;香港人在上面,内地人在下面,表达了香港人自己觉得很了不起。这5幅组合式的平面设计图,寓意很简洁,但又很明白,很深刻,又是原创,所以评选这幅作品为未来设计师大奖是本届比赛的一大亮点。”
再说本届金奖作品《石窟印象》,它表达的是龙门石窟中出现的一些很令人痛惜的现象,原来里面每个洞里都应该有佛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之一,但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却是一个个空空的洞,佛像已经被人或破坏或偷走了。我到过龙门石窟,那里的文物被破坏得很严重。作品好像提示我们,要好好地把握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珍贵的财富!面对这样的作品,有些观众说看不懂,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作品的深刻内涵。”
讲起此次的获奖作品,靳埭强先生如数家珍。他说:“你们前面所提到的银奖作品《文明的面具》,作者是借‘绿色环保’这个创意表达了现代文明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一些丑陋的东西,但往往这些丑陋的东西却经常会戴着一些漂亮的假面具。讲绿色环保,又要用塑料膜包住‘绿色’,这不但不是在环保,而且还是对环保的一种破坏。像这样主题鲜明、寓意深刻的作品,你们看该不该获银奖。”
作品的强大冲击力彰显的是美术设计中的对比美
在与靳埭强先生的对话中,记者提出:“作为艺术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它不仅要将自己的创作意图明明白白地传递给大众,而且还应该让参观者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对此,靳埭强先生说:“我认为,这次设计大赛的每幅获奖作品都有视角上的美感,而且是不同层次的美感,很有创意。未来设计师大奖《“香港事”系列海报》产生出来的视觉美感,是它突出了黑白的对比美,黑的空间很大、白的空间很小,它产生的视角冲击力可以跟世界设计大师的作品媲美。设计讲究的不是画得好才好,他要求创作者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创意,这个创意还必须是原创。在此基础上,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又是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能获得大奖的作品。本届设计大赛以中国传统汉字为主题。字体是视觉传达设计美感四大表现元素之一。运用中国汉字做设计,适当的变形,但每一处的变形又是有道理的变形,能够让人看得懂是什么字,又能传达作者的创意,这样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靳埭强先生分析说:“有些观众说作品看不懂或者缺乏视角的美感,可能是一些人惯性地接受了太多的妖媚的东西,对一些冲击力强、有启发性、能让人产生阵痛的作品一时还无法接受。”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靳埭强先生一直强调:“一个成功的设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让大众看得懂,如果大众看不懂,那么这个设计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像一些人所说,本届获奖作品让人看不懂感觉不美,我觉得不公平,也不合理。参观者应该在认真观摩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思考,这样就应该能够明白创作者的真正意图,我一直鼓励我的学生要带着思考的眼光来做设计,这次能有这么多有冲击力的作品脱颖而出,我感到很欣慰。从这些获得高奖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在提高,社会责任感在提高。”
采访结束后,记者陷入了沉思。艺无止境,看来,要使大众的审美意境与大师的审美意境趋同,作为媒体还是要做相当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