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湛宁:作为国内青年设计师的佼佼者,你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你能谈谈你的设计历程吗?

王文亮:我1989年毕业于广东轻工业学院,同年进入宁夏电视台做记者。1992年来到深圳,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嘉美设计公司的王粤飞先生聊天,他觉得我的意识还有各个方面能力都不错,于是进入了嘉美做设计助理。不久,公司订了一整套的专业摄影设备,王粤飞先生觉得我比较合适,于是我被派到广州学了一段时间,回来后负责公司的片拍摄工作。一个月后,在广东设计年鉴的邀请赛上,我的四个作品中有三个作品获奖,我得到很大的鼓舞。其实我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多突出,客观来讲是因为当时这个行业不发达,这就是我进入到这个行业大概的过程。至于你说的佼佼者,这个就更谈不上,我觉得这么多年以来,还有就是就凭着一个兴趣吧,比很多人有了更多的坚持。

我于1995年成立深圳市王文亮摄影设计有限公司,1999年又创办深圳市汉诺广告有限公司。期间部分作品曾荣获第80届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年度奖,第18届布尔诺设计双年奖,纽约GRAPHIS PHOTO‘97年奖,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奖,香港设计双年展‘96展。

韩湛宁:当时你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是否觉得它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兴趣,什么事情给对你产生了影响?

王文亮:对于设计本身的兴趣,最早是在学校学的是雕塑,也有工业设计和室内装潢,也就是现在的平面设计,当时另外两个专业产生的兴趣反而大过我自己的专业,而对纯艺术的雕塑倒没有太大兴趣。在那个年龄,对纯艺术的感受力,没有那么成熟,也没有那么深沉。而对于设计这个更年轻更活跃的行业,热情和好奇心会更强。

在学校的时候,阅读了很多哲学类、设计类和建筑类的书籍,后来到了深圳又接触一些很好的作品,包括王粤飞设计的《嘉美一九九一》的贺年卡,背面是鞭炮点燃炸掉了以后,字被炸的散开的图形,当时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概念,而且是一个相当聪明的设计,他当时的想法就不像国内的,显得很进步,所以我觉得那个作品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感觉做设计是一个很有趣的工作。

韩湛宁:那么你觉得你目前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哪一方面,比如说是由于你的性格、专业还是其他的因素?

王文亮:所有的艺术门类,包括设计,只要与艺术创作有关的,我认为个人的天赋——天生的感知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仅仅靠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是很难达到的,当然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成功需要天赋和努力两方面,但是我不认为我成功。

其次是在个性方面,我觉得我自己对很多东西的要求,比起一般人来说更苛刻。所以当这种性格转移到工作时,你也总希望可以做到不要有什么缺陷。实际上这种做事的习惯和方法,一直持续到现在,所以很多人看我工作可能会觉得很累,但是作为自己来讲,如果不这样的话,可能会更辛苦,我觉得这部分应该是属于性格使然。

韩湛宁:在你的创作历程中有没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可以谈一谈代表性作品的创作过程吗?

王文亮:客观来讲,仍然认为很多的案子是很功能性的商业工作,如果以自己的眼光和价值标准来衡量的话,还达不到作品的标准。要达这个标准,是很纯粹的,是百分之百代表你集中的精力和最高的水准也就是最全面的反映。

我的作品阶段性非常明确。一个阶段内的作品就代表这个阶段的水准,之后会有相当的一段时间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而不一定是在做创作;到了下一个阶段,意识有了提升,作品和前期的会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创作,不是天天想着一些所谓的作品。当一些事情还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就懒得做。好的作品是在一种轻松的心态下产生的,绝对不可能在一个很大的压力下做出很棒的作品.

谈到特别满意的作品。即便是纯粹的创作这部分,今天来看也不是非常满意的,可能是一种进步吧。获纽约ADC奖的《打口碟》那组作品,今天看来当时的创作是一种很随意的举动,是很个人情绪及臆想上的,或是对某种音乐的一些精神判断,所以后来那一组名称叫做打口碟。影像是具像的,情绪是抽象的。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品不需要作者去说什么,只要观者不是无动于衷的话,那就算是一个不错的作品

韩湛宁:那么您是如何看待平面设计的呢,您认为平面设计是什么?

王文亮:对一个现代社会而言它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很重要。我们每个人每天生活都在接触。它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感性的热情与机智,有时它更需要一种理智与选择。我认为它比纯粹的艺术更接近科学。

韩湛宁:在创作过程中,你的标准是什么?

王文亮: 对于创作的态度,我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创作标准,主要是因地制宜的吧,不同的诉求不同的选择,包括表现上的。总体来说,每个人都会有偏好,我自己可能更喜欢国际化的一些东西,过于本土的东西很难让我激动,也许是太熟悉了,也许还不够了解,我不知道。

韩湛宁:作为青年一代的设计师,觉得和老一代的设计师的区别在哪里?

王文亮: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年龄的差别在作品上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著名的建筑师Frank Gehry,70多岁了吧,在全球没有一个人可以否认他是最前卫最有成就的设计师。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非常年轻非常时尚的状态,我认为能够驾驭这样的作品,能去到这样一个高度,如果不了解作者本人,你是看不出年龄的差距,甚至他比年轻人更富有激情。所以我觉得设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如果一个人象学童一样具备吸纳的心态,可以保持一个非常长久的颠峰状态。所以设计这个领域不能用年龄来衡量。在国内,老一代与新一代设计师的差别,主要是在情趣上,现在年轻的设计师对于一些有趣的,,幽默风格的,轻松的东西,会更敏感些。而年轻设计师在驾驭比较深沉的题材上,可能就要差一些。所以我觉得大家只要作好各自所擅长的,在这个领域都可以发展。在单纯的作品上,很难用年龄来界定。

韩湛宁:你个人或者你的公司在设计领域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我注意到你近来做了很多空间、展示,甚至产品设计的东西。

王文亮:公司现在的工作,主要以摄影和设计为主,发展的一直很顺畅。现在的客户需求越来越全面,所以我们的工作也逐步涉及到了其他领域,比如空间、展示、展览。公司的未来,我个人希望,不要过于局限,设计本身这种语言是相通的也是比较灵活的。当具备一种能力去驾驭另外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是完全可以去尝试的。我希望公司是一个可以全面发展,整体设计服务的一个体系,设计之间关系是互动的。比如做一本书可以在空间领域里获得概念和启发,服务到纯平面的领域,做一个空间也可以从纯平面的领域获得概念服务到空间领域国际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德国的犹太博物馆,这个建筑的最大风格是建筑的立面上做了很平面的风格,就在他们的建筑上似乎能够看到平面的图形和字体的存在,这就是建筑在平面领域里移植了新的概念,对于公司来讲,具备综合的服务能力和多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无论对于你哪一部分的工作,只有促进而不可能成为障碍。

韩湛宁:怎样看待国内设计的现状?

王文亮:中国,不仅仅是设计,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各种规则正在逐渐形成,这是大家可以看到的一个比较积极的方面。如果和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无论是在专业还是纯专业的技能上,包括在和客户的一种商业衔接上,甚至局限到一个与客户的合同文本的商业协议上,我们都缺乏一个规则,缺乏标准。作为客户来讲,也还达不到西方社会他们对设计的认同。比如在日本,设计是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环节,所以你无法想像现在的产品脱离设计,从汽车工业到建筑行业到时装,设计本身它就是工业的核心。产品的功能,大家都可以做到。对于视觉美感的需求,比过去有了重大的转变.国内目前原创的东西很少,更多的是拷贝国外的设计,这个现状对于眼下发展是有益处的,但对整个国家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的打击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没有真正原创动力,总是一直跟着别人在走.所以,个人认为,中国环境给设没有给设计应有的重视和地位,设计师的地位也就变的值得思考了。

韩湛宁:设计界近年来,和国外有了很多的交流,你觉得设计师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

王文亮:毫无疑问,和国外的这种交流,对整体的行业的进步和影响是非常积极的,很多设计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获得咨讯更快更直接了,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同时也知道别人在做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获取一些我们不具备的经验见识和判断力,这是很好的。从另一个方面,国内设计师的心态上,应该具备谦虚和吸纳学习的态度,然后过滤,不仅仅是抵制,所以我觉得这种接触越多,对我们的成长越有益。

韩湛宁:你的设计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以图象为表现元素的,这个是否是你的个人风格?

王文亮:说实话,我觉得风格暂时还谈不上。我觉得平面设计与摄影的关系是很难分离的。它们是相互作用和依存的。平面的诸多因素中,除文字图形之外,影象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你不可以分开来谈,只不过不同题材需要不同的道具而已,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也更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促使我很深入的了解摄影这一专业的领域。我的表现方法主要是依据项目,什么表现方式更便捷就选用什么方式,所以目前,学习对我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过早的形成风格对个人的发展不一定是好事。在我的作品里,也有一些用纯粹图形来表现的,作为一个设计师尤其是一个年轻的设计师,不应该整天关心自己是否能够建立自己一套独立的风格,而且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来说,风格的形成就是一种模式的产生,很容易丧失了很多探讨和接触全新标准的机会.

韩湛宁:目前国内,从事设计变的越来越热门,你是什么看法?

王文亮:设计行业门槛并不高,很容易建立自己的事业,尤其在过去这种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日前的现状,客户变得越来越理智了,不仅需要你的设计能力,更需要一个持续服务的能力,他们会考察你的硬件,过往的的案例和行业的经验.设计这个领域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不同层次的群体消费不同档次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讲,设计公司是他们消费的一个环节,如果有足够的预算,会找更好的设计公司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很多大的企业现在强调的更多是国际化,他们每年在欧洲参加不同的博览会,对于设计师来说标准变的越来越高了,要用open的心态和眼界,才可以服务他们。他们需要的是不仅仅是漂亮的方案,更关心通过这个方案在他的商业上帮他做到如何的推动,客户变得更加成熟理智,也会促使整个设计领域更加成熟理智。

韩湛宁:请谈一下设计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圳作为设计之都,你有什么看法

王文亮:深圳首先提出这样一个未来的发展的方向, 把设计提到一个发展的日程上来,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越是发达的国家他们对设计越重视,越是贫穷的国家他们本身可能对文化相对会重视,也就是说其实发达的社会出设计师,相对落后的国家出艺术家。

那么对于深圳这个城市来讲,出台这样一个纲领性的东西,我个人认为,这恰恰说明了这个城市在观念和意识上比起其他城市,更为进步一些,这个对整个设计领域来讲,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现象。但是,很多东西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口号,应该更深入的了解设计本身能够实际的推动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我觉得是最好。所以还需要一些更务实更实际的举措,设计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发展,不该停留口号上。

2005.1.10

王文亮
1989年毕业于广东轻工业学院, 1992年进入深圳嘉美设计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深圳市王文亮摄影设计有限公司,任创作总监。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上海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

设计与摄影作品曾获得 “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香港设计双年展96展”、第80届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年度奖(NYADC)、1997年日本大阪DDD艺廊展、第18届捷克布尔诺平面设计双年展、巴黎国际艺术中心展、深圳设计03展等奖项和展出,并被日本《IDEA》杂志、美国《GRAPHIS PHOTO’97》年鉴、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刊《AIGA》杂志、英国《Wall Paper》杂志等国际专业媒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