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16
16
张轲——志在打造世界设计品牌
阅读数: 222
张轲,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8年后取得硕士学位,1996年进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1998年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1999年与他人合作在美国纽约创建standard architecture标准营造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产品设计。2001年回中关村创业。
2002年,“标准营造”事务所的作品在“首都规划汇报展”中,获“最佳城市设计奖”;2002 年“标准营造”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亚洲作品展;2003年,“标准营造”作为中国文化部的协办单位在巴黎成功举办了“中法文化年”《住篇》展览;2002-2005年, “标准营造”作品分别被刊登在《WA世界建筑》,《T+A时代建筑》、《工业设计》、《Garten+Landschaft》(德国)、《Made in China》(德国)等专业设计杂志上。
书生意气 以文化设计为己任
张轲是安徽人,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考入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哈佛大学的建筑学院不给学生提供奖学金,所有的费用都要自付。因此,早在清华上学时,怀揣求学哈佛梦想的张柯就开始了建筑设计生涯,通过勤工俭学为自己挣足了去哈佛留学的费用。“出国才能爱国”,张柯颇有感慨地说,他非常敬佩中国近代历史上老一辈留学归来的专家,他们不贪恋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丰厚的待遇,毅然踏上回国奋斗的道路。当年的张轲出国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去学习知识,吸收异国的长处;同样地,现在回国也不是为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相反,他为实现自己的设计理想放弃了在纽约优越的生活环境。
毕业后,张轲在美国最大的设计事务所Gensler工作。不久,为了开阔眼界,他放弃了这份工作,来到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Garrison Siegel事务所。可以说,在美国期间,张轲在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事务所都工作过,领略了不同风格设计派别的追求。 “中国留学生都很有野心,并不甘心给外国人打工”,张轲笑着说。1999年,张轲和几个伙伴的标准营造事务在纽约刚建立,就得到了美国名人的认可,先是为世界一位著名艺术家的别墅做室内装潢设计,紧接着又为一所大学教文学的老教授做室内装潢设计……
2001年3月,张轲将“标准营造”从位于世贸大厦的46层搬出来,3月,“标准营造”参加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国际竞标。他们的设计理念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和赞赏,一举夺得了第一名。8月,张轲将标准营造事务所移到北京。9月,世贸大厦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张轲说自己有福气,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前几天,“标准营造”即将开始藏民的小温泉项目的建设,张轲一直忙于在藏区甘孜州(康定)考察。对于这项工程,张轲的评价是:“虽然经济价值不大,但是文化价值很大”。以前,国际社会总是批评中国对藏文化保护不利,而“标准营造”的这项工程填补了国际空白。在国外待的时间越长,张轲越是深刻地感到了保护中国古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国外,普通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都知道日本的建筑,但是却不知道中国的建筑。“中国建筑的多样性远比别人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艺术造诣不敢说比别人强,但是不比别人差。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世界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成为张轲和他的合作伙伴张弘等人奋斗不止的动力。“标准营造”至今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不是他们的设计利润有多丰厚,而是他们一直坚持不参加任何办公楼的设计竞标,没有做过一个写字楼项目。从“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到“西安城墙的整体景观规划”,再到“桂林阳朔商业街”,每一项设计都蕴含着他们的追求:从现代的角度去挖掘古文化与地方文化。他们不仅仅是修复和保护文化,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挖掘古文化。
他们在和历史建筑打交道,和古人的建筑理念对话,更确切地说,他们的职业是“中国文化设计者”。张轲说:“在人们都拼命赚钱的时候,我们却书生意气,以文化设计为己任。”
以旧修旧 明城墙竞标显身手
在北京城东南角坐落着一段长1.5千米的明代古城墙。2001年,正是这段北京唯一残存的明城垣紧紧地拴住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张轲的心——更确切地说,是张轲心中惦记着这段城墙。
2001年,北京市政府为了保护这段明城墙,举行这项工程公开招标的国际竞赛。“虽然钱不多,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挺有文化气息。” 为了参加竞标,远在美国纽约的张轲便和北京的合作伙伴清华大学设计院的张弘一起紧锣密鼓,忙得昼夜难眠。
为了准确地掌握古城墙的第一手资料,张弘带着3个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爬上那段被沧桑岁月打磨得斑驳的城墙,进行精确的测绘,城墙周围的古树一点一滴都进入了他们的工作范围,画出的测绘图有3米多长。为了将古城墙设计得更加完美,在往返美国的飞机上,张轲也没有停止构思图纸,那些在寒风中萧瑟发抖的古藤老树和颓然的残垣断壁在他们的设计下,重新焕发生机,盎然勃勃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设计师都将此次竞赛看成是大显身手的舞台,摩拳擦掌、志在必得。“当时我们并没有想赢这个竞赛,只是想提出一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案。简单地讲,是修旧如旧。”凭着“修旧如旧”、充分展现历史的层次感的设计理念,标准营造事务所的设计图纸获得了9位评委一致赞同,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一名,被定为实施方案。年轻的标准营造事务所靠着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方案赢了!为此,国家投资4个亿,进行城墙的修复工作。这次竞赛的成功成了张轲回国的契机。
张轲在这段城墙上实现了一个关键词:编织。将城墙在历史时空中失去的元素重新编织到城市生活里。通过人的参与,永远对城墙有新的解释。当时,他们也设想城墙可以作为北京国际艺术节的场所,艺术家可以在城墙周围进行自己的艺术行为。
目前,这项工程南面的部分已经完成。新建成的北京明城墙遗址,既保护了城墙又展示了古城墙的真实面貌,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清静、自然、古朴、苍凉的环境。站在城墙下,历史的凝重感和沧桑感油然而生。
随后,标准营造事务所携着自己的“古城墙”不仅参加了“中法文化年”在法国展出,而且成为“中法文化年”中文化部的协办单位,张轲也被列入专家名单。这一设计成果在建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外赞扬声声。此时,他们谢绝了很多著名媒体包括《三联·生活》的专访,“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我们还比较年轻”。现在,他们的眼光又瞄向了另一座古都——西安,开始了对西安的城墙维护。
独具匠心 作品遍及神州大地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西街,“标准营造”用当地的瓦片、当地的竹片、地方的方法创造了现代的建筑,深受欢迎。张弘说:“中国的民间艺术很伟大,那些不知名的民间建筑家建造了如此多的伟大建筑,作为一名清华人,我有义务将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标准营造”设计的武昌艺术馆堪称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结晶,可谓是“鬼斧神工”。他们的设计匠心独运,将中国书法水墨翻成三维空间,在地平线上写下了入木三分的凌云壮志。
在张轲看来,“全球化”与“国际化”并不意味着照搬国外的成果。“只有地方的、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只有中国才是国际建筑舞台。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放眼望去,附近可以数出10个建筑塔吊,只要你的建筑设计好,就会得到认可,年轻人可以得到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就这样,他们在发展初期,靠参加一个一个竞标一路拼过来、一路赢过来。2002~2003年,为联想新总部研发中心5万平方米空间进行规划、设计。采访时,我本来以为他们会将此作品当作自己室内规划的代表作。但是,他们自豪地将标准营造事务所工作室作为室内设计的理想作品。工作室原本是前苏联50年代红砖墙的木质大礼堂。改造工作室时,他们把装饰物全部去掉,露出木质结构,这样,一个真实的自然的工作室展现在眼前。按照传统说法,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三个要素:一是建筑本身的空间,二是对光的运用,三是材料本身给人的心理感受。标准营造事务所把工作室原有的天窗露出来,既扩大了空间、增加了透光度,同时也将原本的结构显露出来,带给人真实的感受,来到他们工作室的国内外设计师都很有感触。前一段时间,法国某杂志主编来到了标准事务所参观,并将他们的工作室刊登在杂志上。
张轲说,“标准营造”不只界定建筑、室内设计,他们正在拓展设计领域,做产品设计、形象设计、服装设计。目前,“标准营造”为自己工作室设计的电灯、家具即将投入生产。张轲感慨道:“不是中国的产品不好,实在是设计落后啊!我们设计的东西,可以先自己试用,人们认可了再投入生产。”
精诚合作 打造世界设计品牌
国外有一种说法:中国建筑设计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0,而每年完成的工程量却是美国的10倍。张轲说,国内建筑设计浮躁,出现一些抄袭现象,而美国或欧洲,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以抄袭为耻。中国建筑设计在世界上还处于落后状态,施工深度和品质远远达不到国外的要求,而建筑物则源源不断地落成。面对此情此景,张轲和张弘为自己提出了口号:设计创造价值——“标准营造”用自己的设计,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帮助企业和政府实现高价值的开发。
一个世纪以前,made in Germany是产品低劣、没有设计的象征,但是精确严谨的德国人通过奋斗让自己的产品在世界上树立起口碑。二战后,商品上印有made in Japan同样意味着商品没有技术含量。但是,自强不息、善于学习的日本人用设计改变了当时的状况,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索尼的创立人之一盛田昭夫将其自传命名为《日本制造》,他说,“日本制造”从轻蔑的用语变为一种称赞。当今,张轲和他的标准营造事务所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改变中国设计在国际上的落后面貌,把标准营造事务所打造成世界设计品牌。”
张轲与张弘属于创业人群中的“另类”,是中关村的“边缘人”。他们所提出的“设计创造价值”指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文化价值,因为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更大的价值是长存和永久。“标准营造”成立至今完成了十几个项目,寻找他们的客户越来越多,但是他们每个星期都会推掉两三个,他们坚持每年两三个项目的设计进度。目前,他们的合作伙伴已经遍布全国:武汉华润、上海万科……曾经有很多风险投资家找张轲帮助事务所上市,都被拒绝了。他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艺术设计理念,不从商业角度来运作,不受商业牵制。有很多人笑话张轲,出国前很挣钱,但是留学回来却不追求经济利益。张轲坚持说:“我们的每个设计都是作品,而不是产品。”
“要发现这个时代新的建造方式、体现自己建筑的特点,就要剔出浮华、肤浅的元素,寻找建筑的本质。”因此,在“标准营造”发展的道路上,张轲追求的是建筑“家”而不是建筑“师”。这个“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建筑设计的追求;二是事务所的工作氛围更像一个家。
“标准营造”是“多国部队”,合作伙伴除了张轲、张弘,还有张轲的哈佛同学茹雷和葡萄牙的Claudia Taborda。他们都是乐于为文化建筑做出贡献的人。张轲和张弘的名字听起来像兄弟,事实上他们是清华上下级同学。张轲在安徽长大,张弘在清华院里长大。“标准营造”这支“多国部队”,管理上很正规,合作氛围很轻松。张轲笑称,员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导师带学生,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为员工发工资。很多清华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喜欢来“标准营造”工作,因为一有机会张轲就把他们推荐到哈佛或其他外国名校,外国学生也希望来“标准营造”工作,前几天还有几个麻省理工的外国人来此报到。张轲、张弘也希望“标准营造”成为国际设计人员交流的纽带。
张轲非常乐于推荐事务所的人出国留学,去年推荐了一个人去哈佛大学深造,今年又推荐出三个人:分别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很多公司老总都喜欢将人才留住,而张轲为什么将人才推向国外呢?张轲说,如果他推荐出国的10个学生中有一个人能够回国,也是国内的收获。现在,他和“标准营造”正在朝着日本的索尼和韩国三星集团的方向奋发图强,他们要把“标准营造”打造成国际设计品牌。张轲说:“到那时,中国的设计师也会像日本设计师一样,被盛情邀请到世界各地做设计工作。”
采访结束已经深夜,行人稀少的路上,灯光格外耀眼,由此,我想到:这灯光、这路、这人,正如标准营造事务所,迎接他们的是朝霞满天的黎明。
2002年,“标准营造”事务所的作品在“首都规划汇报展”中,获“最佳城市设计奖”;2002 年“标准营造”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亚洲作品展;2003年,“标准营造”作为中国文化部的协办单位在巴黎成功举办了“中法文化年”《住篇》展览;2002-2005年, “标准营造”作品分别被刊登在《WA世界建筑》,《T+A时代建筑》、《工业设计》、《Garten+Landschaft》(德国)、《Made in China》(德国)等专业设计杂志上。
书生意气 以文化设计为己任
张轲是安徽人,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考入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哈佛大学的建筑学院不给学生提供奖学金,所有的费用都要自付。因此,早在清华上学时,怀揣求学哈佛梦想的张柯就开始了建筑设计生涯,通过勤工俭学为自己挣足了去哈佛留学的费用。“出国才能爱国”,张柯颇有感慨地说,他非常敬佩中国近代历史上老一辈留学归来的专家,他们不贪恋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丰厚的待遇,毅然踏上回国奋斗的道路。当年的张轲出国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去学习知识,吸收异国的长处;同样地,现在回国也不是为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相反,他为实现自己的设计理想放弃了在纽约优越的生活环境。
毕业后,张轲在美国最大的设计事务所Gensler工作。不久,为了开阔眼界,他放弃了这份工作,来到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Garrison Siegel事务所。可以说,在美国期间,张轲在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事务所都工作过,领略了不同风格设计派别的追求。 “中国留学生都很有野心,并不甘心给外国人打工”,张轲笑着说。1999年,张轲和几个伙伴的标准营造事务在纽约刚建立,就得到了美国名人的认可,先是为世界一位著名艺术家的别墅做室内装潢设计,紧接着又为一所大学教文学的老教授做室内装潢设计……
2001年3月,张轲将“标准营造”从位于世贸大厦的46层搬出来,3月,“标准营造”参加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国际竞标。他们的设计理念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和赞赏,一举夺得了第一名。8月,张轲将标准营造事务所移到北京。9月,世贸大厦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张轲说自己有福气,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前几天,“标准营造”即将开始藏民的小温泉项目的建设,张轲一直忙于在藏区甘孜州(康定)考察。对于这项工程,张轲的评价是:“虽然经济价值不大,但是文化价值很大”。以前,国际社会总是批评中国对藏文化保护不利,而“标准营造”的这项工程填补了国际空白。在国外待的时间越长,张轲越是深刻地感到了保护中国古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国外,普通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都知道日本的建筑,但是却不知道中国的建筑。“中国建筑的多样性远比别人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艺术造诣不敢说比别人强,但是不比别人差。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世界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成为张轲和他的合作伙伴张弘等人奋斗不止的动力。“标准营造”至今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不是他们的设计利润有多丰厚,而是他们一直坚持不参加任何办公楼的设计竞标,没有做过一个写字楼项目。从“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到“西安城墙的整体景观规划”,再到“桂林阳朔商业街”,每一项设计都蕴含着他们的追求:从现代的角度去挖掘古文化与地方文化。他们不仅仅是修复和保护文化,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挖掘古文化。
他们在和历史建筑打交道,和古人的建筑理念对话,更确切地说,他们的职业是“中国文化设计者”。张轲说:“在人们都拼命赚钱的时候,我们却书生意气,以文化设计为己任。”
以旧修旧 明城墙竞标显身手
在北京城东南角坐落着一段长1.5千米的明代古城墙。2001年,正是这段北京唯一残存的明城垣紧紧地拴住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张轲的心——更确切地说,是张轲心中惦记着这段城墙。
2001年,北京市政府为了保护这段明城墙,举行这项工程公开招标的国际竞赛。“虽然钱不多,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挺有文化气息。” 为了参加竞标,远在美国纽约的张轲便和北京的合作伙伴清华大学设计院的张弘一起紧锣密鼓,忙得昼夜难眠。
为了准确地掌握古城墙的第一手资料,张弘带着3个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爬上那段被沧桑岁月打磨得斑驳的城墙,进行精确的测绘,城墙周围的古树一点一滴都进入了他们的工作范围,画出的测绘图有3米多长。为了将古城墙设计得更加完美,在往返美国的飞机上,张轲也没有停止构思图纸,那些在寒风中萧瑟发抖的古藤老树和颓然的残垣断壁在他们的设计下,重新焕发生机,盎然勃勃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设计师都将此次竞赛看成是大显身手的舞台,摩拳擦掌、志在必得。“当时我们并没有想赢这个竞赛,只是想提出一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案。简单地讲,是修旧如旧。”凭着“修旧如旧”、充分展现历史的层次感的设计理念,标准营造事务所的设计图纸获得了9位评委一致赞同,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一名,被定为实施方案。年轻的标准营造事务所靠着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方案赢了!为此,国家投资4个亿,进行城墙的修复工作。这次竞赛的成功成了张轲回国的契机。
张轲在这段城墙上实现了一个关键词:编织。将城墙在历史时空中失去的元素重新编织到城市生活里。通过人的参与,永远对城墙有新的解释。当时,他们也设想城墙可以作为北京国际艺术节的场所,艺术家可以在城墙周围进行自己的艺术行为。
目前,这项工程南面的部分已经完成。新建成的北京明城墙遗址,既保护了城墙又展示了古城墙的真实面貌,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清静、自然、古朴、苍凉的环境。站在城墙下,历史的凝重感和沧桑感油然而生。
随后,标准营造事务所携着自己的“古城墙”不仅参加了“中法文化年”在法国展出,而且成为“中法文化年”中文化部的协办单位,张轲也被列入专家名单。这一设计成果在建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外赞扬声声。此时,他们谢绝了很多著名媒体包括《三联·生活》的专访,“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我们还比较年轻”。现在,他们的眼光又瞄向了另一座古都——西安,开始了对西安的城墙维护。
独具匠心 作品遍及神州大地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西街,“标准营造”用当地的瓦片、当地的竹片、地方的方法创造了现代的建筑,深受欢迎。张弘说:“中国的民间艺术很伟大,那些不知名的民间建筑家建造了如此多的伟大建筑,作为一名清华人,我有义务将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标准营造”设计的武昌艺术馆堪称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结晶,可谓是“鬼斧神工”。他们的设计匠心独运,将中国书法水墨翻成三维空间,在地平线上写下了入木三分的凌云壮志。
在张轲看来,“全球化”与“国际化”并不意味着照搬国外的成果。“只有地方的、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只有中国才是国际建筑舞台。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放眼望去,附近可以数出10个建筑塔吊,只要你的建筑设计好,就会得到认可,年轻人可以得到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就这样,他们在发展初期,靠参加一个一个竞标一路拼过来、一路赢过来。2002~2003年,为联想新总部研发中心5万平方米空间进行规划、设计。采访时,我本来以为他们会将此作品当作自己室内规划的代表作。但是,他们自豪地将标准营造事务所工作室作为室内设计的理想作品。工作室原本是前苏联50年代红砖墙的木质大礼堂。改造工作室时,他们把装饰物全部去掉,露出木质结构,这样,一个真实的自然的工作室展现在眼前。按照传统说法,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三个要素:一是建筑本身的空间,二是对光的运用,三是材料本身给人的心理感受。标准营造事务所把工作室原有的天窗露出来,既扩大了空间、增加了透光度,同时也将原本的结构显露出来,带给人真实的感受,来到他们工作室的国内外设计师都很有感触。前一段时间,法国某杂志主编来到了标准事务所参观,并将他们的工作室刊登在杂志上。
张轲说,“标准营造”不只界定建筑、室内设计,他们正在拓展设计领域,做产品设计、形象设计、服装设计。目前,“标准营造”为自己工作室设计的电灯、家具即将投入生产。张轲感慨道:“不是中国的产品不好,实在是设计落后啊!我们设计的东西,可以先自己试用,人们认可了再投入生产。”
精诚合作 打造世界设计品牌
国外有一种说法:中国建筑设计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0,而每年完成的工程量却是美国的10倍。张轲说,国内建筑设计浮躁,出现一些抄袭现象,而美国或欧洲,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以抄袭为耻。中国建筑设计在世界上还处于落后状态,施工深度和品质远远达不到国外的要求,而建筑物则源源不断地落成。面对此情此景,张轲和张弘为自己提出了口号:设计创造价值——“标准营造”用自己的设计,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帮助企业和政府实现高价值的开发。
一个世纪以前,made in Germany是产品低劣、没有设计的象征,但是精确严谨的德国人通过奋斗让自己的产品在世界上树立起口碑。二战后,商品上印有made in Japan同样意味着商品没有技术含量。但是,自强不息、善于学习的日本人用设计改变了当时的状况,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索尼的创立人之一盛田昭夫将其自传命名为《日本制造》,他说,“日本制造”从轻蔑的用语变为一种称赞。当今,张轲和他的标准营造事务所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改变中国设计在国际上的落后面貌,把标准营造事务所打造成世界设计品牌。”
张轲与张弘属于创业人群中的“另类”,是中关村的“边缘人”。他们所提出的“设计创造价值”指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文化价值,因为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更大的价值是长存和永久。“标准营造”成立至今完成了十几个项目,寻找他们的客户越来越多,但是他们每个星期都会推掉两三个,他们坚持每年两三个项目的设计进度。目前,他们的合作伙伴已经遍布全国:武汉华润、上海万科……曾经有很多风险投资家找张轲帮助事务所上市,都被拒绝了。他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艺术设计理念,不从商业角度来运作,不受商业牵制。有很多人笑话张轲,出国前很挣钱,但是留学回来却不追求经济利益。张轲坚持说:“我们的每个设计都是作品,而不是产品。”
“要发现这个时代新的建造方式、体现自己建筑的特点,就要剔出浮华、肤浅的元素,寻找建筑的本质。”因此,在“标准营造”发展的道路上,张轲追求的是建筑“家”而不是建筑“师”。这个“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建筑设计的追求;二是事务所的工作氛围更像一个家。
“标准营造”是“多国部队”,合作伙伴除了张轲、张弘,还有张轲的哈佛同学茹雷和葡萄牙的Claudia Taborda。他们都是乐于为文化建筑做出贡献的人。张轲和张弘的名字听起来像兄弟,事实上他们是清华上下级同学。张轲在安徽长大,张弘在清华院里长大。“标准营造”这支“多国部队”,管理上很正规,合作氛围很轻松。张轲笑称,员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导师带学生,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为员工发工资。很多清华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喜欢来“标准营造”工作,因为一有机会张轲就把他们推荐到哈佛或其他外国名校,外国学生也希望来“标准营造”工作,前几天还有几个麻省理工的外国人来此报到。张轲、张弘也希望“标准营造”成为国际设计人员交流的纽带。
张轲非常乐于推荐事务所的人出国留学,去年推荐了一个人去哈佛大学深造,今年又推荐出三个人:分别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很多公司老总都喜欢将人才留住,而张轲为什么将人才推向国外呢?张轲说,如果他推荐出国的10个学生中有一个人能够回国,也是国内的收获。现在,他和“标准营造”正在朝着日本的索尼和韩国三星集团的方向奋发图强,他们要把“标准营造”打造成国际设计品牌。张轲说:“到那时,中国的设计师也会像日本设计师一样,被盛情邀请到世界各地做设计工作。”
采访结束已经深夜,行人稀少的路上,灯光格外耀眼,由此,我想到:这灯光、这路、这人,正如标准营造事务所,迎接他们的是朝霞满天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