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Lightroom的15个关键技巧
有在接触摄影的人应该都知道 Adobe Lightroom 这套软件,或许已久闻其名,也或许你经常使用但却不甚熟悉,没关系!只要看完本篇的心得和密技分享,你将获得重新认识 Adobe Lightroom 的机会,并且爱上它。
一、RAW与JPEG的编修差异
自从进入数字摄影以来,后制与否一直是部份玩家争论的重点,虽说两边都有各自拥护者,但若仔细去想就会明白,就算是一般玩家所强调的 JPEG 直出,在按下快门到屏幕上秀出拍摄结果之前,照片其实已经经过图像处理器的运算(包括套用机身所设定的好风格档),然后才是我们所得到的最终结果。要知道,再厉害的相机都有它运作的极限,像是宽容度范围、色彩表现、高感度画质⋯⋯等,所以往往很多时候,所记录的影像并不能完全符合当下所见,或是合乎我们的预期,因此才需要透过后制编修的协助,将影像还原成印象中的当时景致,甚至是大玩色调创意,赋予影像崭新的面貌。
同样都是加载 Canon EOS 6D 所拍摄的 RAW 文档,但 Lightroom 因不会读入相机预设的调控文件,所以影像看起来会较为平淡。
虽说几乎各大相机厂商都有自己的解 RAW 文件软件(例如 Canon 的 DPP、Nikon 的 Capture NX-D), 但是其功能或者可调整幅度都不若 AdobePhotoshop Lightroom 来得多且强大,因此后者还是许多职业摄影师/业余摄影玩家爱用的影像编修工具。相信很多人一开始都很不习惯 RAW 档丢入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后所呈现出的效果,也就是俗称的“打回原形”,认为与原厂软件读入的 RAW 文件差距甚大,所以会不知从何处编修起!其实,会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在加载 RAW 档的时候,并不会读入各品牌相机的调控档(例如 Canon 的 Picture Style、Nikon 的 PictureControl),所以我们看到的反而是最原始的 RAW 档,这样的好处是除了能任意挥洒创意之外,可调整的幅度也是最大的,当然也可以利用 AdobePhotoshop Lightroom 的「相机校正」功能读入相机原本的调控档,这部份后面会有相关的解说。
另外,有些玩家喜欢拍 JPEG 再丢进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进行后制,若你也是这么做的话,建议马上改掉这个习惯!因为以位深度来看,一张 RAW 文件能记录14bit 的数据,也就是说从全黑到全白约有16,384 阶,色彩组合则为4,398,046,511,104(RGB 各14bit,故为2的42次方);至于 JPEG 只能记录8bit 的数据,从全黑到全白只有256阶,色彩组合也仅有16,777,216(RGB 各8bit,故为2的24次方),由此不难看出何者能调整的幅度比较宽广。
原图
以RAW调整
以JPEG调整
由于 JPEG 能记录的元位深度比 RAW 小很多,在后制上不仅捉襟见肘,也容易出现色阶断掉等情况,因此若要让影像能有更大的后制弹性,记得一定要以 RAW 文件拍摄/编修。
二、看懂色阶分布图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时候的确需要藉由后制来挽救前期拍摄失败的照片,但我们要建立个观念就是,虽然以 RAW 文件的位深度,以及它能完全保留感光组件所记录到的每个讯息之特点来看,的确拥有比 JPEG 格式还要更强大的后制空间,不过并不表示所有前期的失误都能挽救回来,因为毕竟仍然有其极限存在,至于这个极限我们要如何拿捏?其实很简单,只要学会看懂色阶分布图来掌控手中相机的曝光特性即可。
Canon/FUJIFILM 相机可以遵守「向右曝光」理论,以获得较大的后制空间。
“色阶分布图”是利用波形图标来显示照片曝光和对比情况的一种工具,其横轴由左至右分别代表全暗到全亮,纵轴则表示每一亮度值当中所含的画素多寡,若峰值愈高,则代表那处亮度所记录到的讯息就愈多。一张“曝光理想”的 RAW 档,色阶分布图应该呈现出左右低、中间高的山峰形状,例如左上图便是理想的模板,我们从这个色阶分布图便可看出,由左至右整个阶调非常完整且连续,而且无论是暗部或高光区域,都还有向左和向右扩展的空间,这表示此张照片可调整的幅度不算小,是张非常适合后制的典型照片。
Nikon/Sony 相机可以遵守「向左曝光」理论,以获得较大的后制空间。
色阶分布图图解
不过我们也知道并非所有影像都能符合这样的情况,而且每家厂牌相机的感光组件特性也都不尽相同,因此聪明的你或许已经想到,何不就利用这个特点来拍摄对自己有利后制的照片呢?!根据拍摄经验和国外网站的评测数据得知,Canon/FUJIFILM 相机通常都拥有较高的亮部容错空间,也就是说使用这两个品牌的相机拍摄时,我们可以让曝光 over 一些以换取影像的暗部细节(避免硬拉亮产生扰人噪声),而过曝的地方则可依赖后制挽救回来;至于Nikon/Sony 则反之,在拍摄时可故意 under 一些以换取影像高光细节,而暗部再藉由后制拉亮处理,这样的好处在于能使得照片拥有更佳的宽容度,在后制上也将能更随心所欲。
三、编目的重要性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叫做「编目」,不过许多初学者都不知道它的好处与用途为何,因而选择忽略它的存在,甚为可惜!其实,编目并不难懂,只要了解它的功用之后,对你往后的后制效率绝对只有加分作用。我们都知道要加载欲编修照片至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时,只要在「图库」模块点选左下方的「读入」,或是直接将影像拖拉至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的窗中即可,然后切换到「编辑相片」模块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影像编修,但其实将影像汇入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的那一刻起,接下来所做的每个动作,像是设计旗标、评等、颜色卷标、新增关键词⋯⋯等筛选动作,或是在「编辑相片」模块中所做的任何调整,通通都会被储存在编目之中。
原来,将相片读入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时, 系统会为相片和编目建立连结,之后你对相片所执行的任何动作,都会当作额外的元数据储存到编目中,它最大特点不仅是记录编修步骤的而已,由于软件本身是采用非破坏性的编辑方式,因此不会对原图(RAW 档)产生影响,换句话说,透过编目记录你可以随时将影像回复到先前任何一个编修步骤,或是原始尚未编修的样子。当然,若你不小心将编目移失/删除,也代表着失去这些照片先前所有的筛选、编修步骤,所有的一切通通归零,这种情况对于每次一口气都要处理大量影像的职业摄影师而言,绝对是相当不乐见的,因此如何妥善管理、备份编目,也是使用 AdobePhotoshop Lightroom 时应该学习的重点课题。
如何新增编目?
虽然每次汇入新相片至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后,系统都会使用默认的编目(以 Windows 7 为例,路径为 C:\Users\UserName\Pictures\Lightroom\Lightroom 5 Catalog.lrcat),但建议你可以为每次的拍摄建立专属编目,以确保软件效能的正常运作。
STEP 01︰汇入欲编修照片后,点选「档案」→「新增编目」。
STEP 02︰选择编目的储存位置,并将其命名后按下「储存」即可。
STEP 03︰完成后便可在该文件夹内看到刚才新增的编目。
定期备份编目
STEP 01︰点选「档案」→「编目设定」。
STEP 03︰当所设定的周期来到时,系统会自动跳出备份窗口,接着按下「备份」即可。(也可以自行选择备份编目要存放的路径)
相信你从前文已得知编目的重要性,那么要如何妥当的管理编目呢?别担心,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内建贴心的自动备份编目功能,只要设定好欲备份的周期,就能安心的使用 Lightroom 啰!
四、了解预设集
在进入「相片编辑」模块之后,会发现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的窗口主要分为左、中、右三大区块,其中左边区块有个名为「默认集」的功能,在 Lightroom 5.x 版本中已经内建7大类共53种。预设集就是所谓的风格档,当点选每一个预设集,你都可以从中间区块的预览窗口看见影像套用后的变化,同时右侧编辑工具也会有数据上的更动,所以简单来说,套用预设集算是一种速成的修图方式,让用户可以依照想要的影像风格自行选择合适的预设集套用,顶多再透过右侧的各项编辑工具进行微调即可。不过这边要灌输个观念就是,预设集虽然方便,但拍摄者还是要弄懂右侧的各项编辑工具,因为唯有熟悉这些参数操作,才能将心中影像透过编辑工具中的滑杆化为实作,并可随着想法进行弹性调整。
透过默认集,用户可快速将影像后制编修成想要的风格。
自行建立/汇入预设集
除了 Lightroom 内建的预设集之外,若自行透过右侧编辑工具调整出不错的结果时,也可以建立自己专属的预设集,或是上网下载网友分享的风格档,以供日后能快速套用。
当影像调整完成后,若要将此次的调整储存成预设集,可在左侧默认集中按下「+」图示以建立新的默认集,接着为这个预设集输入名称,并勾选想要储存的设定项目即可。
当完成后,就可在「使用者预设集」的分类中看到刚刚储存的预设集了。若是要汇入从网络上获得的风格档,则直接在「使用者默认集」处按下鼠标右键点选「读入⋯」。
然后直接选择想要汇入的风格档,接着按下「开启旧档」。完成后,在「使用者预设集」就可看到刚好汇入的风格档,并直接套用即可。
五、基本面板——所有影像调整的基础
一般我们在用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编修照片时, 最先或最常用到的工具就是基本面板,它内建了一张照片所有的基调调整,包括白平衡(色温/色调)、曝光度、对比、亮部、阴影、白色/黑色剪载、清晰度、鲜艳度和饱和度。通常一张 RAW 档原图,透过基本面板的初步调整就能收到不错成效,因为它掌控了影像要好看的两大关键:色彩和曝光,只要先将此二元素调整到让影像看起来达舒服程度,就表示已经成功了一半!甚至有些照片只要动动基本面板, 就能完成编修, 也因此基本面板算是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中所有修图的基础。基本面板中所有项目都是藉由滑杆来调整,往右代表调亮/加深,往左则是减暗/变浅,依循着这个原则,建议每个项目都可以亲自动手调整看看,透过中间的预览窗口来观察各项参数的变化,之后随着经验增加,修图速度也就能更快速且得心应手啰!
透过基本面板的功能调整,通常能获得近乎完成的后制影像。
-TIPS-
许多初学者在操作基本面板时,常会搞不清楚亮部、阴影、白色、黑色、鲜艳度和饱和度的差别,在此做个简单的说明。
亮部:只针对影像的“稍亮”区域做调整。
阴影:只针对影像的“稍暗”区域做调整。
白色:针对整张影像的明亮区域做调整。
黑色:针对整张影像的黑暗区域做调整。
鲜艳度:自动针对影像中色彩较低/高区域做调整。
饱和度:针对整张影像的色彩做调整。
六、渐层滤镜的运用
除了基本面板之外, 在色阶分布图下方有几个工具也是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相当常重要的功能,其中又以「渐层滤镜」、「放射状滤镜」和「调整笔刷」这三个最常使用。首先来介绍渐层滤镜,就如同 Adobe Photoshop 的遮色片一样,渐层滤镜是一种透过遮色片原理来达成局部编修的功能,也是因为具有“渐层”的效果,所以相当适合用来进行影像的局部过渡调整。当使用此功能时,可以先在右侧的「遮色片」面板中大略调整想要的色温/色调、曝光度、对比、亮部、阴影、清晰度、饱和度、锐利度⋯⋯等选项,接着再藉由鼠标在影像上拖曳出欲调整的渐层范围即可,若是对效果不甚满意,还可以重新变更渐层滤镜的方向和范围,同时,也能在右侧的「遮色片」面板中继续进行微调整。以下,我们就渐层滤镜的运用提供几个实作范例,希望读者在看过后能举一反三,好让作品能有更优异的呈现。范例一:渐层滤镜实作范例——加强光线布局
此张照片摄于五扬高架林口段,拍摄时间为夏季的傍晚时分,但因当天天候因素,导致照片远方的日落余晖不够明显,因此透过渐层滤镜的帮助,将能重现当时心中的完美影像。
STEP 01︰开启 Lightroom 并加载欲编辑的影像。→ 先在基本面板中进行影像的初步调整。
STEP 02︰接着点选渐层滤镜功能,由于要加强日落余晖的感觉,所以在下方遮色片面板中将色温滑杆向右调整(暖色调),并增加些许饱和度来加强其力道。→ 然后利用鼠标由右上往左下拖曳出渐层滤镜的范围。
STEP 03︰因为觉得渐层滤镜刷出来的日落余晖有点偏洋红,所以透过遮色片面板中的颜色,调整至理想的色彩。
透过编辑前/后的比较图,就可清楚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范例二:渐层滤镜实作范例——加强水中倒影
利用水池/水洼并采用低角度取景是拍摄风景议题常用的手法,但有些时候因种种因素让水中倒影不甚明显,这时就必须透过后制来加强倒影的效果,这边我们同样利用渐层滤镜来达到想要的结果。
STEP 01︰开启 Lightroom 并加载欲编辑的影像。→ 先在基本面板中进行影像的初步调整。
STEP 02︰接着点选渐层滤镜功能,由于要加强水中的倒影,所以在下方遮色片面板中我们调整了色调、曝光度、对比和阴影。→ 然后利用鼠标由下往上拖曳出渐层滤镜的范围。
透过编辑前/后的比较图,就可清楚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范例三:渐层滤镜实作范例——重现双色温
STEP 01︰开启 Lightroom 并加载欲编辑的影像。→ 先在基本面板中进行影像的初步调整。
STEP 02︰接着点选渐层滤镜功能,首先要先加强画面右边台灯区域的冷色温,所以在下方遮色片面板中我们调整了色温、曝光度和饱和度,然后利用鼠标由右上往左下拖曳出渐层滤镜的范围。
STEP 03︰然后再次点选渐层滤镜功能,接着要加强画面左边窗帘至人物区域的暖色温,所以在下方遮色片面板中我们调整了色温、曝光度、阴影和锐利度,然后利用鼠标由左下往右上拖曳出一个新的渐层滤镜范围。
透过编辑前/后的比较图,就可清楚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有些时候相机并不能忠实记录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我们只好依赖后制软件将实景重现。例如此张照片因相机受到现场光源影响,而使得白平衡出现误判,不过没关系,只要藉由两个渐层滤镜,就能还原现场双色温的氛围。
七、放射状滤镜的运用
放射状滤镜是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5 开始才有的新功能,有了它之后,对于某些需要调整一定范围的影像来说将更具弹性了,尤其用户还可以根据范围调整放射状滤镜的形状、大小及方向,看你是要拖曳出正圆或椭圆形皆能随心所欲,让你能轻易编修出符合心中所预期的影像。值得注意的是,开启放射状滤镜后,在「遮色片」面板最下方有个「反转遮色片」,若打勾代表调整放射状滤镜以内的范围,反之则表示调整放射状滤镜以外的范围。范例一:放射状滤镜实作范例——让冬阳更具暖意
此张照片摄于日本东京,逆光下的樱花看起来赏心悦目,但画面整体看起来略为偏冷,于是决定使用放射状滤镜来加强右上角光线的色调,让影像看起来更具暖意。
STEP 01︰开启 Lightroom 并加载欲编辑的影像。
STEP 02︰先在基本面板中进行影像的初步调整。
STEP 03︰接着点选放射状滤镜,由于要加强阳光的暖意,所以在下方遮色片面板中将色温滑杆向右调整(暖色调),并增加些许曝光和饱和度。
STEP 04︰然后利用鼠标拖曳出放射状渐层滤镜的范围。
透过编辑前/后的比较图,就可清楚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范例二:放射状滤镜实作范例——加强脸部受光和背景光源
STEP 01︰开启 Lightroom 并加载欲编辑的影像。→ 先在基本面板中进行影像的初步调整。
STEP 02︰接着点选放射状滤镜,首先先加强人脸的受光,让其不要太黯淡,所以在下方遮色片面板中将曝光度、阴影和杂色(类似柔肤效果)向右做适度的调整。
STEP 03︰然后利用鼠标在脸上拖曳出放射状渐层滤镜的范围。
STEP 04︰接着再新增一个放射状滤镜要用来加强背景夕阳光辉,所以在下方遮色片面板中将色温、曝光度、亮部和饱和度向右做适度的调整,然后利用鼠标拖曳出放射状渐层滤镜的范围。
透过编辑前/后的比较图,就可清楚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这张照片原图其实已有不错的表现,但因逆光关系总有不太完美之处,所以透过两个放射状滤镜的帮助来加强人物正面受光与背景暖阳,让影像能更臻完美。